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者

德富芦花
共收录40条的句子
简介:暂无
查看更多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图标

TA的其他作品

《德富芦花散文》

《德富芦花散文》

德富芦花的散文是描写自然与人生的典范之作,成为日本对国民施行美感教育的良好教材。在芦花笔下,人类赖以生息的自然界,始终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绚烂多彩的富士黎明,广袤无垠的相模滩落霞,奇诡多变的香山飞云,飘渺迷茫的花月秋夕""""这些自然景象,一经作者妙笔点染,无不意趣盎然,令人神往。 《德富芦花散文》系德富芦花散文的第一部中文选本,包括《自然与人生》、《蚯蚓的戏言》两部分,代表了作家散文创作的最高水准。这些散文文学精湛,富有色彩感,于细微处理含作者的独特感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自然与人生》

《自然与人生》

《自然与人生》讲述了:屋子不过十坪,庭院仅有三坪。有人说,此处院窄屋陋。然而,屋虽陋,尚能容膝;院虽窄,亦可仰望碧空,足以信步遐思。 《自然与人生》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自然与人生》里的文章,基本上写于1898年,当时断断续续发表在日本的《国民新闻》上。1900年由东京民友社结集出版,题名为《自然与人生》。作者德富芦花在论及自己的写作意图时说:“题目定为‘自然与人生’,并不是运用科学的方法,论证大地和人类的关系,只不过是将几页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写生文字公布于众罢了。这些文字都是作者经过耳闻目睹。心中有所感,随即亲手直录下来的。”作者说的很谦虚,但这样优美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常常能够见到的,而那种对待自然的静观态度更为现在的人所稀缺也。 德富芦花对于景观极富敏感,体察细微,描绘新奇,譬如写落日的寥寥几笔:“伊豆山已经衔住落日。太阳落一分,浮在海面上的霞光就后退八里。夕阳从容不迫地一寸又一寸,一分又一分,顾盼着行将离别的世界,悠悠然沉落下去。终于剩下最后一分了。它猛然一沉,变成一弯秀眉,眉又变作线,线又变成点――倏忽化作乌有。”这种极其细微传神的笔墨看似用力轻巧,其实蕴涵着作者对自然深切的爱,是爱培养了他的美感,所以,语言的使用在他那里才变得那么亲切,简单朴素而饶有诗意。
《不如归》

《不如归》

《不如归》是德富芦花最脍炙人口的一部小说。《不如归》是对日本封建社会的严重抗议,所以它不是日本当时一般的所谓大众文学,而是一部不朽的现实主义小说。 《不如归》中所描写的是封建家族制度压迫之下的一个惨剧。其中包含的问题很多:婆媳关系问题、母子关系问题、夫妇关系问题、新旧道德问题、传染病问题、义理人情问题、妇女解放问题等。德富芦花的时代,日本无数青年男女都身受封建家庭的压迫,怀着对上述许多问题的疑团,感受到切身的苦痛。德富芦花的《不如归》触动了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弦,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激起改造社会的热望。他的文笔优美,描写动人;而在这单纯的美与悲之外,又使读者感到兴奋,因为这作品中又富有社会性与启示性。他指出当时妇女处于听天由命状态;指出日本资产阶级的荒谬腐朽的道德。他所描写的不是偶然的个别的悲剧,而是典型的悲剧。读完了这部作品,可以分明感到上流社会的冷酷残忍、假仁假义和愚蠢顽固,正是该书中的女主角浪子惨遭天死的原因。《不如归》中的问题,不是日本独有的问题,而是尚未摆脱封建桎梏的各国人民所共有的问题。因此该部作品不但在日本销行百版以上,改编成戏剧和电影;还被译成中、英、德、波兰、俄各种文字,广泛流传于全世界,成了世界文学杰作之一。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