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 )1957年出生在美国洛杉矶的一个中国移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上海人,母亲是来自菲律宾的福建人。家庭环境优越,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文学有独到兴趣和天赋的他,没有遵循父亲的意愿,成为一名律师,而是走上了创作的道路。
1979年,黄哲伦从斯坦福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创作完成了第一部正式意义上的剧本《新移民》获得1981年的奥比奖。之后,他又进入耶鲁大学攻读戏剧专业,在此期间,创作了后来与《新移民》并称为“美华三部曲”的另外两部作品:《舞蹈与铁路》和《家庭挚爱》。这三部作品都是以中国移民为写作对象,展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社会中华裔移民的生存和心理状态。然而,真正令他名声鹊起的是1986年完成的《蝴蝶君》。 1988年2月,《蝴蝶君》第一次在美国华盛顿国立剧院首演,3月又在百老汇公演,获得了强烈的反响,不仅赢得了当年美国戏剧界的最高奖项托尼奖,还为他带来了巨大声誉,从此奠定了黄哲伦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1993年,由他亲自改编,著名导演大卫・克罗尼伯格执导的同名电影《蝴蝶君》问世,进一步加深了这部作品在观众中的知名度。
《蝴蝶君》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后,《束缚》 ,《金童》 ,《花鼓歌》相继问世,作品的内容无一例外都是围绕着美国华裔的特殊经历展开。
1996年,黄哲伦以自己的家庭故事《富不过三代》为素材创作了《金童》。该剧经过近两年的修改之后,于1998年在百老汇公演,再次获得广泛赞誉,喜获“奥比奖”以及“托尼奖最佳戏剧奖”等三项提名。
2002年,黄哲伦为新版音乐剧《花鼓歌》撰写剧本。该剧使黄哲伦再次蜚声剧坛,获得“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剧本奖”提名,再创华裔作家三次提名“托尼奖”的最佳记录。
2007年5月,黄哲伦的喜剧作品《黄面孔》在洛杉矶市音乐中心隆重上演。在本剧中,黄哲伦以第一人称反讽的方式,把近20年来发生在美国戏剧界与政坛中,与亚裔“黄面孔”有关的事件娓娓道来,不仅对美国主流社会长久以来对亚裔截然不同的态度进行嘲讽,同时也对亚裔跳脱不出族裔藩篱的心态与内在原因进行深刻的审视与反省。该剧一经推出,引起剧评界与各方媒体的广泛关注,并深受观众的喜爱。该剧使黄哲伦第三次荣获“奥比奖”与“普利策戏剧奖”提名,并为他迎来又一轮创作高峰。
2008年,黄哲伦筹备将己故传奇人物李小龙的生平加以改编,撰写一部名为《李小龙:西游记》的音乐剧。该剧将透过歌唱、舞蹈及武术动作,再现李小龙的英勇正义以及他对打破西方人对于东方人的固有偏见所起到的作用,使观众更多地了解这位一代中国巨星。
2013年,由黄哲伦创作的《中式英语》在百老汇上演,这是百老汇历史上第一部中英文双语舞台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