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下载APP
名人
小说摘抄
散文美句
书籍名句
书籍
古诗词
电影台词
动漫台词
连续剧台词
台词
AI
登录
扫码关注句子控微信公众号,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者
大家都在搜“文笔挑战”
大家都在搜“巨蟹座”
大家都在搜“旅行”
大家都在搜“暑假”
大家都在搜“土味情话”
大家都在搜“早安”
大家都在搜“生命”
大家都在搜“自律”
大家都在搜“成长”
大家都在搜“悲伤”
大家都在搜“遗憾”
大家都在搜“读书”
大家都在搜“原神”
大家都在搜“诗词”
大家都在搜“诗经”
大家都在搜“分手”
大家都在搜“心情”
大家都在搜“青春”
大家都在搜“失恋”
大家都在搜“生活”
六祖大师
共收录10条的句子
简介:暂无
01.
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本无生灭。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 六祖大师
02.
古来的佛应现于世,已无数无量,多得都数不过来,况且我也不识字,现在只略说过去七佛为始。 在过去庄严劫有一千佛出世,那时第九百九十八佛名毗婆尸佛,译为胜观、种种观、胜见,或种种见。第二位佛名尸弃佛,译为火,是在庄严劫第九百九十九位佛。第三位毗舍浮佛,是庄严劫最后一位佛。 接著下来是贤劫,为何叫贤劫呢?因在此劫内有很多圣贤人,有千佛出世。第一位佛名拘留孙佛,译为‘所应供’,一般人天都应供养他,另一译为‘庄严’。第二位佛名拘那含牟尼佛,第三位佛名迦叶佛,第四位佛名释迦牟尼佛,即现在娑婆世界的教主。以上是最近的七佛。
—— 六祖大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03.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
—— 六祖大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04.
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归依戒。善知识,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 从今日起,称觉为师,更不归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
—— 六祖大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05.
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 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 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
—— 六祖大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06.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 六祖大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07.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澈,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心归依是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 六祖大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08.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 六祖大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09.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 六祖大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10.
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 六祖大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
热门推荐
现实又很扎心的句子
100条温柔到爆的神仙句子
林语堂的名言
塞林格的名言
关于童年的句子
关于抑郁的句子
《闻香识女人》的经典台词
《梦华录》的经典台词
《疯狂动物城》的经典台词
《呼兰河传》
《理想国》
《呐喊》
关于月亮的浪漫句子
浪漫且不烂俗的文艺句子
满满高级感的英文文案
关于宇宙的浪漫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