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控
美好句子一键收藏,永不丢失!
下载APP
名人
小说摘抄
散文美句
书籍名句
书籍
古诗词
电影台词
动漫台词
连续剧台词
台词
AI
登录
扫码关注句子控微信公众号,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当前位置:
句子控
作者
大家都在搜“财神节”
大家都在搜“九月”
大家都在搜“开学季”
大家都在搜“旅行”
大家都在搜“忧伤”
大家都在搜“高考”
大家都在搜“生活”
大家都在搜“绝望”
大家都在搜“emo”
大家都在搜“台词”
大家都在搜“暗恋”
大家都在搜“励志”
大家都在搜“摆烂”
大家都在搜“命运”
大家都在搜“正能量”
大家都在搜“晚安”
大家都在搜“治愈”
大家都在搜“中考”
大家都在搜“旅游”
大家都在搜“时光”
贾葭
共收录10条的句子
相关作品:
《我的双城记》
简介:贾葭 200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现居香港。 历任新华社《暸望东方周刊》编辑、香港《凤凰周刊》资深编辑、GQ杂志中文版高级编辑、香港阳光卫视新闻部副主编、腾讯《大家》主编 。为多家杂志、报纸撰写时事及文化类专栏文章。著有《新中国漂流记》等书,编有《大家》文集若干册。他与知名媒体人安替于2006年创立线上杂志《纵横周刊》,任编委及台湾研究员。曾就香港问题、台湾问题撰写了大量评论文章,散见于《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看天下》、《大家》等媒体。
01.
随便转入一条胡同―台北也叫“弄”,听不到汽车的声音,立刻归于寂静。甚至可以听到雨滴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会让你觉得古人留荷听雨的境界是多么的美。这让我想起上海冬天的雨也是这样的,高邮路上的梧桐树也是这样一幅景致。同样的,南京颐和路上的梧桐也是如此。尤其在夜间,让人不由得想起“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其实每次在台北都能想起上海,这是最像的一次。
—— 贾葭《我的双城记》
02.
我逐渐在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现在。我把最直观的私人感受记载下来,并在截稿的时候告诉我的读者,并且试图让他们知道我对于这个城市的思考并非是走马观花,或者刘姥姥进大观园那样的简单。同时为了不给他们造成太多的阅读负担,我又尽量写得轻松而简约。可这实在是一件很扭捏和不轻松的事情。在描写香港的一本书中,我的朋友严飞说过,他是一脚站在香港,一脚站在内地,可以说写的是“门槛上的香港”,我则试图把另外一只脚从门槛上拿下来,让自己全身进入。
—— 贾葭《我的双城记》
03.
可以说,大英帝国就隐藏在这个城市当中,像幽灵般无处不在。这与另外一种无形的力量构成了某种微妙而隐蔽的冲突,至今让香港徘徊在一种复杂的纠结甚至愤怒当中。过去的一年中,香港社会发生的许多事件也与这种冲突有关。有时候,香港就像身份认知分裂症患者,无法确认自己的属性,就像前文提到的莫里斯(她在四十六岁时做了变性手术)一样。不只是普通市民,整个城市的价值与身份认同都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这也让空气中的硝烟味道愈加浓烈。
—— 贾葭《我的双城记》
04.
见证香港回归的会展中心坐南面北,其地基系在维港填海而成,突出在海面的金紫荆广场,是整个维港的视线中心,这种设计背后蕴含的政治意味不言而明。过去关于香港的文学叙事都围绕维港展开,从视觉形象上确立维港新时代的来临有其必要。同样是金属与玻璃结构的中银大厦,也是取代汇丰银行大楼的新地标。这种角力在各个领域几乎同时存在。
—— 贾葭《我的双城记》
05.
多年前第一次去台北,满脑子想的都是孟庭苇的歌和杨德昌的电影,谁料在桃园机场下机就被颜体字的“第一航厦”四个字惊到。八卦一下,朱学勤教授第一次去是被华航的梅花空姐惊到的,尤其是一开口说话的江南口音的国语腔,过于字正腔圆,是久违的感觉。类似还有很多,我想很多人都有同感。 那么我要说的是,敦化南路上的冬雨大概也是这种感觉,让你舍不得离去。虽只是几个小时的雨,却能让人思接千载,重头复习温飞卿、李后主、李清照,似乎千年前的那场雨一直下到现在。偶有三两个短裙美眉穿着靴子婷婷袅袅地走过,留下一阵轻盈的细语,那就更接近了。
—— 贾葭《我的双城记》
06.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2011 年的春天到了香港工作,就停掉了在《南方都市报》上写北京的那个专栏,开始在《看天下》杂志上写香港。相比北京,这是一个新的世界,有许多值得我去发现的东西。这个位处亚洲中心的现代化大都市的确有许多颇可赞许之处,我不过是为前人的议论增加一些并不重要的注脚而已。但香港的生活对我个人而言,却称得上是一次脱胎换骨般的改变。也许我至今都没意识到,她对我的影响有多大。
—— 贾葭《我的双城记》
07.
去过日本的朋友会交口称赞新干线多么牛,其实台湾的高铁一点也不输于新干线。从台北到高雄,不到四百公里,两小时就到了。车上人很少,大都在安静地看报纸,有的在埋头吃着一百二十块一份的高铁便当。马英九就职当天去高雄办晚宴,高铁上也吃的这种便当。第一次乘坐高铁,我这个车厢里只有两三个人。 往车厢两旁看,南台湾的特色极为明显,两旁都是一望无际的农田,远远能看到玉山山脉,跟秦岭的感觉类似,一道墙一样横亘过去。大概以前印象中的南台湾就是遍地农民,我在非耕种季节到南部,反而看不到那些开着拖拉机的南部老农。
—— 贾葭《我的双城记》
08.
“七零后”的同学们或许会记得孟庭苇的那首《冬季到台北来看雨》,这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大概是妇孺皆知的大街小巷最佳背景曲之一。这首歌舒缓而忧郁,尤其是孟庭苇在MTV 里清汤挂面的女学生扮相,很能引起一些想象。不过从歌中听不出来,到底为什么要去台北看雨。 以前每次到台北都是看选举,也没遇到过冬季的雨。这次选举恰巧是在三九天,于是我刚到台北的时候就挺希望下雨的,谁料还真的下了,就是选后公布结果的那一刻,却油然想起刘德华的歌:“暖暖的眼泪跟寒雨混成一块。”当晚这雨就淅淅沥沥没有停过,不过街上的人大多不打伞,慢悠悠地走着,车灯射到漫天的细雨滴里,照出一片点点滴滴的水蒙蒙的光。
—— 贾葭《我的双城记》
09.
英国人遗留下来的那些有形的建筑、雕塑以及街道,是这个城市可见的部分,是历史留给她的外在烙印。然而秩序、规则与意识―这些不可见的部分―在支撑着这个城市的价值与梦想。站在这个城市的街道上,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我感到畅快、自由与安逸。我常常站在窗口默默地看着维港上空明艳的晚霞,心中一直在想,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地无三尺平的地方变成如今这样。
—— 贾葭《我的双城记》
10.
很多香港朋友问我在香港生活的感受, 我都非常简单地回答他们,生活在真实当中,或者说,我会觉得生活更真实。此时我会忽略我瑟缩在维港边上一个四百多平方英尺(约三十七平方米)的斗室里、被80 年代的冷气机吵得难以入睡的情节,但我从不觉得这种生活有什么可以值得抱怨的地方。这真是一个很奇怪的答案,但却是我真正的感受。与此同时,我会想到英国作家简?莫里斯(Jan Morris)描写香港的一句话:就社会而言,这片土地是自由的,并且基本上是公平的。
—— 贾葭《我的双城记》
点击下载
句子控App
,查看更多好句
TA的其他作品
《我的双城记》
容简介 ・ ・ ・ ・ ・ ・ 这是贾葭关于北京、香港等城市生活、文化的随笔集。 作者在京生活多年,举凡典章规矩、帝京风物、庙堂江湖、胡同大院、高士流民、天象地理,无不采撷入文,妙趣横生、诙谐可亲,可知居长安大不易,亦有一针见血之效。写到香港的片段生活,从北方古城到南海都市,可见不同城市生活规制带来的情感冲击。 贾葭笔下,写出了新一代中国都市人的纠结。
下载句子控App
随时随地发现好句
热门推荐
50句惊艳世人的电影台词
现实又很扎心的句子
王安忆的名言
西川的名言
关于童年的句子
关于温暖陪伴的句子
《梦华录》的经典台词
《疯狂动物城》的经典台词
《龙猫》的经典台词
《呐喊》
《飞鸟集》
《罪与罚》
不烂大街的朋友圈文案
30条万能的初中作文开头
一些很有梗的打工人文案
很有个性的治愈系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