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普(1247年-1315年),字敬之,号石堂,浙江台州人。他是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著名学者、教育家、诗人。
陈普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精于《周易》。他曾在太学学习,后回乡教书,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他的学生中有许多人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如黄溍、柳贯等。
陈普在南宋末年曾担任过地方官职,但因时局动荡,辞官回乡。元朝建立后,他被任命为江西儒学副提举,负责教育和文化事务。他在任期间,大力提倡儒家教育,改革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对江西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陈普的诗文创作丰富,以诗歌为主,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他的诗作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山水诗,也有抒发个人情感和感慨时事的抒情诗。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赞誉。
陈普还是一位著名的易学家,他对《周易》的研究颇有建树。他的易学著作《周易集义》是当时研究《周易》的重要参考书,对后世易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
陈普一生勤奋治学,教书育人,为南宋末年至元朝初年的学术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诗歌和易学研究成果,至今仍被后人传颂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