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正(1035年-1113年),字功甫,一作功父,自号漳南浪士,又号漳南溪隐。北宋时期文人,祖籍西蜀,徙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
郭祥正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子中舍、汀州通判等职。在任期间,他勤政爱民,关心民生,深受百姓爱戴。
郭祥正工诗能文,尤以诗歌成就最高。他的诗风豪放,才情横溢,与苏轼、黄庭坚等人齐名。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也有反映民间疾苦之作。他的散文也颇有建树,尤其是骈文,在当时有很高的声誉。
晚年,郭祥正辞官回乡,过着隐居生活。他在家乡修建了一座书院,名为“漳南书院”,致力于教育后学。他还编纂了一部《临川集》,收录了自己的诗文作品。
总的来说,郭祥正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在诗歌、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