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名赵构(1107年-1187年),字德基,是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皇帝。他在位期间,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的过程。
赵构出生于北宋皇室家庭,他的父亲是宋徽宗,母亲是韦贤妃。他年轻时曾担任各种官职,但并未受到重用。在靖康之难中,金兵攻陷汴京,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赵构因不在京城而幸免于难。
1127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在位初期,他励精图治,启用主战派大臣李纲等人,试图恢复北方领土。然而,由于金兵的强大压力,赵构逐渐倾向于求和。
1138年,赵构正式迁都临安(今杭州),偏安江南一隅。此后,他重用秦桧等投降派大臣,对金国采取妥协政策,导致北伐事业受阻。同时,他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压制异议,迫害忠良,使得朝政日益腐败。
赵构在位期间,虽然政治上有诸多失误,但他还是有一定的政绩。他重视农业生产,推行“经界法”,整顿赋税制度;他还重视文化教育,设立太学,选拔人才。此外,他还提倡节俭,减轻百姓负担。
赵构在晚年时期,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将皇位传给了养子赵昚,即宋孝宗。他自己则退居幕后,成为太上皇。1187年,赵构病逝,享年81岁,谥号“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