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蕃(895年-970年),字昌龄,又字仲宾,号章江先生。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赵蕃出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赵崇祚是唐朝末年的进士,曾任翰林学士。赵蕃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才学闻名乡里。后来,他参加了科举考试,一举高中状元,进入南汉朝廷任职。
在南汉朝廷中,赵蕃历任尚书左丞、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等职,成为南汉皇帝刘鋹的重要辅政大臣。他在任期间,积极推行改革,整顿朝政,选拔贤能,使南汉的国力逐渐强盛。他还提倡文教,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对南汉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赵蕃在政治上并非一帆风顺。由于他与宦官势力斗争,多次受到排挤和陷害。但他始终坚持原则,不畏权贵,为国家和人民尽心尽力。
赵蕃还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才横溢,作品丰富,被誉为“岭南才子”。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山水诗,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诗,还有反映社会现实的讽刺诗。他的作品在当时广为传颂,对后世影响深远。
赵蕃晚年辞官回乡,潜心研究学问,著书立说,教育后学。他去世后,被尊奉为“章江先生”,成为后世文人敬仰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