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绩(590年-644年),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唐朝初年著名文人、隐士,隋朝大臣王通的弟弟。
王绩早年颇有才华,但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在隋朝时期,曾任秘书省正字、扬州六合县丞等职务,后来因为不受上级赏识,辞职回乡。
到了唐朝,唐太宗即位后,征召他为门下省待诏。在唐朝期间,王绩创作了大量诗篇,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受到朝廷上下的赞誉。然而,他不满官场,不久就辞官回乡,成为一位隐士。
王绩在家乡广交朋友,并且积极参加农事劳动。他的隐居生活并不清苦,时常弹琴、饮酒、作诗,享受田园生活。他在《过酒家五首》中写道:“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这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王绩逝世于公元644年,享年54岁。他的诗才横溢,是初唐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