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仲游(1045年-1129年),字公叔,号乐正子,北宋末南宋初官员、学者。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毕仲游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历任太学博士、国子监祭酒等职位。他在任期间,提倡教育,选拔贤能,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同时,他还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多次上疏献策,为朝廷出谋划策。
毕仲游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词歌赋在当时广为传颂。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的散文则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见解受到人们的赞誉。
毕仲游晚年辞官回乡,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他在家中设立学堂,招收弟子,传播文化知识。他还编纂了《乐正子集》,收录了他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毕仲游一生为官清廉,为人正直,深受人们尊敬。他去世后,被追封为“文忠公”,以示对他的敬仰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