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镃(1278年-1347年),字国器,号竹洲,浙江义乌人。他是元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以诗、书、画三绝著称。
王镃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王应麟是南宋末年的进士,曾任礼部尚书等职。在父亲的熏陶下,王镃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逐渐成为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
王镃在元朝初期曾担任过一些官职,如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等。他在任期间,尽职尽责,为国家选拔了许多人才。同时,他还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为国家的治理出谋划策。
王镃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既有描绘自然风光的山水诗,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诗。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此外,他的书法和绘画也颇有造诣,尤其是山水画,更是被誉为元代的一绝。
王镃晚年辞官回乡,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和教育工作。他在家乡创办了一所书院,招收弟子,传授学问。在他的悉心教导下,许多学子都成为了国家栋梁之才。
王镃一生著作颇丰,有《竹洲集》、《竹洲诗集》等传世。他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誉为元代文坛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