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适(1074年-1135年),字景伯,号盘洲老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洪适出身于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母亲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女儿。他自幼聪颖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著称。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洪适中进士,历任州县官职。
靖康之难后,金兵攻占汴京,北宋灭亡。洪适随宋高宗南渡,历任尚书郎、给事中、翰林学士等职。他在任期间,多次上疏直言,提出治国之策,深受宋高宗信任。
绍兴五年(1135年),洪适病逝,享年61岁。死后追赠太师,谥号“文定”。
洪适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尤以骈文和诗词见长。他的作品风格典雅,辞藻华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诗作如《夜泊牛渚怀古》等,被誉为“江西诗派”的代表作。此外,他还著有《盘洲集》、《盘洲乐章》等文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