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藻(1079年-1154年),字彦章,号浮溪居士,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南宋文学家、政治家。
汪藻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及第,历任州县官职。后因得罪权臣蔡京,被贬为地方官。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陷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灭亡。汪藻投奔南宋朝廷,受到高宗赵构的赏识,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他主张抗金,反对议和,曾上疏请求高宗亲自出征,以鼓舞士气。
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汪藻历任显谟阁直学士、龙图阁学士、端明殿学士等职,参与朝政,颇有建树。然而,由于与秦桧等权臣不合,多次遭贬谪。
晚年,汪藻辞官回乡,潜心著述。著有《浮溪集》、《浮溪词》等,其中《浮溪集》收录了他的散文、诗歌、奏议等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汪藻一生历经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战乱,他的文学作品多反映当时的政治现实和社会矛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他的诗词才情横溢,被誉为“一代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