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王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少年时期便才华横溢,21岁时考中进士,开始了仕宦生涯。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等职。
在政治方面,王维主张儒家的仁政思想,关心民生疾苦,曾上疏谏议,直言不讳。然而,他在朝中的地位并不稳固,多次受到排挤和贬谪。尽管如此,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民请命,为朝廷尽忠。
在文学方面,王维的诗歌创作成就斐然。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中,《使至塞上》、《山居秋暝》等作品更是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此外,他还擅长绘画,尤其擅长山水画,与当时的另一位著名画家吴道子并称为“画圣”。
晚年,王维在政治上失意,退居辋川别业,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在此地创作了大量描绘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诗歌,如《鹿柴》、《竹里馆》等,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761年,王维去世,享年60岁。他被葬于今陕西省蓝田县辋川乡,墓前立有石碑,上书“唐太子太师文惠公王公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