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敞(1019年-1068年),字原父,号公是先生,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学者、文学家、史学家。
刘敞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吏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等职。他学识渊博,尤精于《春秋》学,著有《春秋权衡》等著作。
刘敞在政治上主张改革,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并大力支持其政策。他在任地方官时,关心民生,体恤百姓,深受百姓爱戴。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国家政治事务,为国家治理出谋划策。
刘敞为人正直,敢于直言。他曾多次上疏批评朝政,提出改革建议,虽因此受到排挤,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为国家和人民利益着想。
刘敞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文学作品以散文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史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对《史记》、《汉书》等古代史书的校勘和注释上,为后世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刘敞一生勤奋治学,品德高尚,为后世所称颂。他去世后,被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为“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