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夜晚听到曲中折柳之意,谁能不涌起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释义
折柳:古代送别时折柳枝相赠,象征离别与思念;故园:故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听觉为切入点,通过笛声这一媒介,将诗人的情感巧妙地传达出来。首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描绘出笛声的神秘与空灵,仿佛从天际飘来,令人难以捉摸其源头。第二句“散入春风满洛城”则进一步扩展了笛声的传播范围,使读者感受到春风拂面、笛声缭绕的意境。
第三句“此夜曲中闻折柳”点明主题,折柳象征着离别与思念,暗示这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曲子。最后一句“何人不起故园情”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及所有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而富有感染力,堪称唐代诗歌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44年,正值安史之乱前夕,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个时期,李白在官场上的抱负未能实现,他曾被任命为翰林供奉,但因性格豪放不羁,受到权臣排挤,后被赐金放还,从此开始了他游历四方的生活。
当时的社会,藩镇割据、宦官当权,朝政腐败,民不聊生。李白的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世事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