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拆解盛开的桐花,灿烂夺目,突然下起稀疏的雨,洗净清明时节的清新。正值杏花燃烧般的绚烂,桃子嫩芽绣出的斑斓田野,美丽的景色就像屏风一般。全城的人们都在寻找美丽的地方,驾着雕鞍香车驰骋到郊外。春风和煦,热闹的弦乐和脆亮的笛子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都竞相演奏新的乐曲。
美人儿们轻盈婉约,互相嬉闹,彼此逢迎。沿途常常看见遗落的簪子耳环,以及各种饰品交织其中。欢乐之情油然而生。面对这美景佳人,痛饮美酒直到倒下的程度。甘愿承受明天的困乏,在华丽的房间里躺在一堆春意中享受安眠。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拆桐花烂漫:拆,同“坼”,花开的意思。形容桐花盛开,灿烂如霞。
2. 乍疏雨、洗清明:清明时节,细雨霏霏,洗净万物,使天地间一片清新明净。
3. 正艳杏烧林:艳杏,盛开的杏花;烧林,形容满树的杏花如同火烧一样艳丽。
4. 缃桃绣野:缃桃,指粉红色的桃花;绣野,指桃花点缀原野,像锦绣般美丽。
5. 倾城:指全城的人都出来游玩。
6. 雕鞍绀幰:雕鞍,华丽的马鞍;绀幰,深青色的车帘。此处形容出游的车马华丽。
7. 竞奏新声:竞相演奏新的音乐。
8. 盈盈:形容美女轻盈曼妙的样子。
9. 斗草踏青:古代妇女在春天时的娱乐活动之一,通过相互比赛采摘花草来祈求好运。
10. 人艳冶、递逢迎:艳冶,形容美丽的女子;递逢迎,指人们相互拜访,迎接应酬。
11. 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形容游人在途中频繁遗失首饰,可见当时游乐的盛况。
12. 金罍:古代的一种酒器,这里代指美酒。
13. 玉山倾:玉山,形容身体消瘦;倾,倾倒。这里比喻饮酒过量。
14. 拚却明朝永日:拚却,宁愿;永日,漫长的白天,这里指第二天。

去完善
赏析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赏析:
本词描绘了清明节前后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娱乐活动。开篇以“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起笔,描绘出雨后清新的景色,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紧接着的“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进一步描绘了繁花似锦的美景,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在接下来的部分,作者描绘了人们争相出游的场景。人们骑马驾车来到郊外,欣赏着美景,聆听着悠扬的音乐,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这里的“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展现出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片则转向描绘人们在春天里的欢乐活动。“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描述了人们结伴踏青、嬉戏打闹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接下来的“向路傍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则是描绘人们在玩乐中不慎遗失首饰的场景,表现了人们在春天里的轻松愉悦心情。
最后两句“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表达了人们在春天的欢乐气氛中,尽情畅饮,陶醉于美景与欢愉之中,甚至愿意为这美好的时光付出明天的代价。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对春天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与无尽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是宋代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长调。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柳永正值壮年,他凭借着才情和才华在文学界崭露头角,却由于个性独立、不慕权贵而未能在官场上获得重用。
北宋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市民文化兴起,宋词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柳永作为一代才子,他以平民百姓的视角描绘都市生活,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在这首《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中,柳永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