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从叔赴南海幕

标题包含
送从叔赴南海幕
洞庭秋色起,哀狖更难闻。身往海边郡,帆悬天际云。 炎州罗翠鸟,瘴岭控蛮军。信息来非易,堪悲此路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马戴(799年-869年),字虞臣,唐朝时期著名文人。他的生平事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年生活:马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诗歌...查看更多
梦宵酱Eva
去完善

译文
洞庭湖边的秋天景色渐浓,使得悲哀的猿猴啼叫声更难以忍受。自己此刻正身处遥远的海边城郡,而航船却高高挂起帆,仿佛要连接天际的云朵。炎热的地方栖息着翠鸟,瘴气弥漫的山岭掌控着野蛮军队。消息传来的过程并不容易,真是可悲这条道路竟然如此艰辛。
梦宵酱Eva
去完善
释义
1. 洞庭:湖南的洞庭湖,这里指代湖南地区。 2. 秋色:秋天的景色。 3. 哀狖(yù):指叫声哀伤的猿猴。 4. 海边郡:指位于广东的南海郡。 5. 天际云:形容天空中的云彩。 6. 炎州:指南方炎热的地区,这里指广东一带。 7. 罗翠鸟:捕捉翠鸟。 8. 瘴岭:指多瘴气的山岭。 9. 蛮军:指南方部落的军队。 10. 信息来非易:指获取消息并不容易。
梦宵酱Eva
去完善
赏析
《送从叔赴南海幕》是唐代诗人马戴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秋天景色,以及从叔即将奔赴南海幕府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秋天景色,表现了从叔离别的悲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从叔的关心和担忧。 首联“洞庭秋色起,哀狖更难闻”,诗人以洞庭湖的秋天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从叔离去的哀伤之情。洞庭湖的秋天景色,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而哀狖的叫声则更加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悲伤。 颔联“身往海边郡,帆悬天际云”,描述了从叔即将奔赴南海幕府的情形。诗人通过描绘从叔的身影和船帆的形象,表现出从叔远行的坚定决心和信念。 颈联“炎州罗翠鸟,瘴岭控蛮军”,描绘了从叔即将面对的艰苦环境。炎州的炎热和瘴岭的险恶,都预示着从叔将要面临的各种困难。 尾联“信息来非易,堪悲此路分”,表达了诗人对从叔的关心和担忧。诗人认为,从叔在遥远的南方,要想得到他的消息并不容易,这让他感到悲伤和忧虑。 总之,《送从叔赴南海幕》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秋天景色、从叔远行的决心和环境艰苦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从叔的关心和担忧,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离别悲伤的情感。
梦宵酱Eva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从叔赴南海幕》这首诗是晚唐诗人马戴的代表作之一。诗的创作时间为晚唐时期,大约公元9世纪初期。在这个时期,晚唐朝廷逐渐衰落,边疆战乱频繁,政治局势动荡不安。 马戴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送别之情,既是对他叔父远赴南海幕府任职的关切,也是对当时时代背景的思考。诗中提到“秋草中原路,寒鸦日暮天”,表现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战争的忧虑。通过描绘战乱中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担忧。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马戴本人的人生际遇。他在仕途上并不得志,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果,直至晚年才得到一官半职。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的忧患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个人命运有了更多的感慨。 总的来说,《送从叔赴南海幕》这首诗是在晚唐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融合了马戴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亲人生离死别的深切关注。
梦宵酱Eva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