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龟年
青春事汉主,白首入秦城。遍识才人字,多知旧曲名。
风流随故事,语笑合新声。独有垂杨树,偏伤日暮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青年时侍奉汉家天子,白发时进入秦国京城。熟悉许多才子佳人,了解很多老曲新调。随着往事风流云散,笑语中融合了新的旋律。唯有那垂杨柳树,最是在日落时分牵动离情别绪。

去完善
释义
1. 青春:这里指年轻时的时光。
2. 汉主:汉朝的皇帝,这里可以理解为历史上的统治者。
3. 白首:头发变白,形容年老的样子。
4. 秦城:秦国时期的都城,这里可理解为古代的都城。
5. 才人:有才能的人,这里指音乐方面的才子。
6. 旧曲名:过去流行的曲子名称。
7. 风流:风度翩翩,这里形容音乐的优美。
8. 故事:过去的事情或传说。
9. 语笑:谈笑,形容愉快交谈的场景。
10. 新声:新的音乐风格。
11. 垂杨:柳树的一种,这里可以理解为垂柳。
12. 日暮情:傍晚时的情感。

去完善
赏析
《赠李龟年》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一首五言律诗,以怀旧为主题,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之情。首联“青春事汉主,白首入秦城”,通过对比李龟年年轻时的风华正茂和晚年的孤独苍老,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沧桑。颔联“遍识才人字,多知旧曲名”,表现了李龟年在音乐方面的才华横溢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了解。颈联“风流随故事,语笑合新声”,描绘了李龟年年轻时的高雅气质和乐观开朗的性格。尾联“独有垂杨树,偏伤日暮情”,以垂杨树的意象作为情感寄托,表达了诗人对李龟年晚年生活的同情与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一位有才情的音乐家的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李龟年》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这一时期,唐朝国力鼎盛,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诗歌以赞美乐师李龟年的技艺为主题,反映了当时音乐文化的繁荣景象。
诗人李端正值壮年,曾任校书郎、秘书省著作郎等职。他与许多文人雅士相交甚好,对音乐、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独特的见解。这首诗既是对李龟年精湛技艺的由衷赞美,也是对那个时代艺术氛围的生动写照。
在这一时期,宫廷乐舞文化达到了空前的高峰,许多著名的乐师、舞师、歌伎纷纷涌现,为皇帝、贵族提供各种表演。李龟年就是其中一位备受赞誉的音乐大师,他的名字在当时广为人知,甚至连杜甫也曾为他写过一首《江南逢李龟年》的诗篇。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端在描绘音乐时所展现出的独特才华。他巧妙地运用了许多富有音乐性的词汇,将李龟年的技艺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能够听到那美妙的音乐旋律。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了解那个时期的音乐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