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
林邑东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汤。
蒹葭淅沥含秋雾,橘柚玲珑透夕阳。
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不要在炎热的夏天叹息,告知秋天来临的大雁已经排成了行。
林邑东部山脉犹如尖锐的戟,牂牁南部的水流如同滚烫的热水。
芦苇在水雾中轻轻摇曳着秋天的气息,橘子柚子在夕阳下闪闪发光。
我不是那片白蘋洲上的过客,仍然怀揣着对远方潇湘的期待。

去完善
释义
1. 临蒸:古代地名,今湖南衡阳一带。
2. 炎方:指炎热的南方地区。
3. 林邑:即林邑国,位于今越南中南部一带。
4. 牂牁:古县名,位于今中国贵州境内。
5. 白蘋洲:泛指长满白蘋的江中沙洲。
6. 潇湘:古水名,在今湖南省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鸿雁传书的意象开篇,引出作者对南方地区的生动描绘。“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这两句暗示诗人与友人在分隔异地时彼此关怀,虽在艰难的环境中仍保持乐观的心态。“林邑东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汤。”此处通过对比不同地域的自然风貌,展现了诗人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想象力。“蒹葭淅沥含秋雾,橘柚玲珑透夕阳。”这两句进一步展示出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营造出宁静而深邃的氛围。结尾处,诗人以想象中的交流场景收尾,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厚谊。全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感情,以及身处异乡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是唐代著名文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805年至815年之间,即唐宪宗时期。这段时间里,柳宗元的人生际遇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贬谪到湖南永州担任司马。在这里,他度过了长达十年的流放生活,期间写下了大量著名的文学作品,如“永州八记”等。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唐朝的国力已经不如鼎盛时期,政治斗争日益激烈,宦官势力逐渐崛起,皇帝权力受到严重削弱。柳宗元身处其中,感受到了时代的动荡和人生的无奈。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凭借自己的才情和智慧,创作了许多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