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水洞)
今日俄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蹑屐上崔嵬。放目苍岩千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纤埃。
笑谈间,风满座,酒盈杯。仙人跨海,休问随处是蓬莱。洞有仙骨岩。落日平原西望。鼓角秋深悲壮。戏马但荒台。细把茱萸看,一醉且徘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今天正是重阳节,可别错过了菊花盛开。试着寻找高处的地点,手牵手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山峦起伏,千层万仞。云雾笼罩着带着晓霜的山头,像是列队守护。知道我和你一起来赏景。古寺傍靠着竹林,高高的栏杆上没有任何尘埃。
谈笑之间,微风拂面,斟满了酒杯。那些传说中跨海的仙人,别再追问他们的去处了,每个地方都可以是蓬莱仙境。洞穴里留存着仙人的遗骨和岩石。夕阳洒在平原的西边。秋风中的战鼓号角让人感到悲凉与壮烈。过去的戏马如今只剩下了荒废的台子。仔细端详着手中的茱萸,让我们一起陶醉在这景色中吧。

去完善
释义
今日俄重九:“俄”表示突然;“重九”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莫负菊花开:不要辜负了菊花盛开的好时光。
试寻高处:尝试寻找一个高地。
携手蹑屐上崔嵬:拉着朋友的手,穿着木屐登上险峻的山石。
放目苍岩千仞:放眼望去,只见高山耸立。
云护晓霜成阵:清晨的霜露在云层环绕下显得分明。
知我与君来:明白我今天和你一起来此。
古寺倚修竹:古老的寺庙依靠着挺拔的翠竹。
飞槛绝纤埃:高高的栏杆断绝了一切尘埃。
仙人跨海:指海市蜃楼等美景。
休问随处是蓬莱:不用质疑,美好的景致到处都是。
洞有仙骨岩:洞穴中有神仙的遗迹。
落日平原西望:望着西边落下的夕阳,心中泛起对远方故土的思念。
鼓角秋深悲壮:秋天的战场上,战鼓号角声令人感到悲壮。
戏马但荒台:昔日的歌舞场所如今已经荒废。
细把茱萸看,一醉且徘徊:细细品味这美好时光,尽情沉醉于其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题为“水洞”,即作者游览的水涧。诗人以登高赏菊的佳话引出对山水景色、古寺、修竹等意象的描绘。在谈笑风生间,词人借仙人跨海的故事寄托对生活的超然与洒脱。傍晚时分,诗人于平原西望,鼓角秋深使画面更显悲壮。而“戏马但荒台”则隐含着历史积淀带来的思绪波澜。茱萸之细与一醉流连之间,流露出无尽的诗意与禅意。整首词构思巧妙,既饱含景色的实感描绘,又融入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堪称词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水洞)》是南宋词人韩元吉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光宗时期(公元1190年前后)。在这个时期,韩元吉正处于中年阶段,曾担任吏部尚书等要职,政治地位较高。他在任期间,主张抗金,力主恢复中原,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在韩元吉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初年,金兵南侵,中原沦陷,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在这种背景下,韩元吉的词作往往表现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故土家园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他的《水调歌头(水洞)》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