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夜宴庾侍御宅(一作韩翃诗)
世故他年别,心期此夜同。千峰孤烛外,片雨一更中。
酒客逢山简,诗人得谢公。自怜驱匹马,拂曙向关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多年的分别,我们在这夜重逢;在千山之外的孤独蜡烛旁,我们在一片雨中度过一整个夜晚。这个场景像极了古代诗人在寻找山简和谢公时的际遇。现在,我独自骑着马,在天亮时开始向着关东的方向前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华州:今陕西华县,唐代有华州夜宴的习俗。
2. 侍御宅:指侍御的住处。侍御,古代官职名,为皇帝身边的近臣。
3. 世故:指世事的变化。
4. 他年:将来某个时候。
5. 心期:内心的期望。
6. 千峰:形容山峰众多。
7. 孤烛:孤独的光亮,这里指烛光。
8. 片雨:小雨。
9. 一更:古代夜间分为五更,一更即夜间的第一段时间。
10. 山简:魏晋时期的官员,以豪饮著称。
11. 谢公:指东晋著名文人谢安,曾在华州一带居住过。
12. 自怜:自我怜惜,表示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13. 驱匹马:骑马离开。
14. 拂曙:天刚亮的时候。
15. 关东:古代的称呼,泛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华州夜宴的场景和作者的心境。首联以“世故他年别”和“心期此夜同”对比,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慨。颔联通过“千峰孤烛外”和“片雨一更中”的景象,渲染了夜晚的氛围。颈联用“酒客逢山简”和“诗人得谢公”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度良宵的喜悦。尾联以“自怜驱匹马,拂曙向关东”结束,寓含着作者即将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旅程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才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华州夜宴庾侍御宅》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至德二年(757年)左右。在这一年里,张继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战乱,家国破灭,百姓流离失所,他本人也四处奔波避乱。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政治环境发生了剧变,安史之乱使盛唐气象逐渐衰落,国家陷入一片混乱。然而,在乱世之中,依然有许多文人雅士秉持着乐观的态度,努力寻求内心的慰藉。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继写下了这首描绘华州夜宴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