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贺方回
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
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年少的时候常常在古藤下面醉卧休息,这个时候有谁能够与我一同品尝那杯忧愁的美酒呢?这个情感只能转化为江南水乡那种让人肝肠寸断的诗句,今天也只有贺方回才能理解吧。

去完善
释义
少游:秦观,字少游,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
古藤下:这里指词人寄情于山水之中,寻找慰藉的情景。
贺方回:贺铸,字方回,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与黄庭坚、秦观等人并称为“苏门四学士”。
江南断肠句:形容哀婉动人的诗句。

去完善
赏析
《寄贺方回》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对古人往事的怀念,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诗词创作的执着追求。诗人用“少游醉卧古藤下”这一典故,暗示了古代文人墨客饮酒赋诗的风雅生活。接着,诗人提出“谁与愁眉唱一杯”的问题,表现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最后两句“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则是对友人贺方回的高度赞美,认为他能够理解并传承这种深切的哀愁之情。整首诗寓意丰富,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贺方回》这首古诗是北宋著名文人黄庭坚在公元1098年所创作。这个时期,黄庭坚因政治斗争牵连而被贬至湖北荆州地区任职。在这期间,他历经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和人情的冷暖,同时也对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时的北宋社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繁荣昌盛,但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危机。政治腐朽、官场黑暗、百姓疾苦等问题日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庭坚作为一名正直的文人,既忧虑国家的前途命运,又对自己的处境感到无奈和痛苦。
这首诗正是黄庭坚在这个特殊时期内心的真实写照。通过对朋友贺方回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和深沉思考,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矛盾和困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