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宵书事寄吴凭处士

标题包含
秋宵书事寄吴凭处士
真性在方丈,寂寥无四邻。秋天月色正,清夜道心真。 大梦观前事,浮名悟此身。不知庭树意,荣落感何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皎然,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他是唐代著名的诗僧、茶僧,与颜真卿、陆羽等名士交游甚密。 皎然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曾祖父是南朝著名文学家谢灵运。他年轻时出家为僧,在佛教经典和文学方面...查看更多
西西_563
去完善

译文
真实本性在寺庙之中,寂静而没有任何打扰。秋天的月亮特别明亮,在宁静的夜晚里,心灵得到了升华。通过梦境回顾过去的事情,理解到名利都是虚幻的。不知道庭院里的树木是如何感知世界的,但是它们的兴衰确实让人有所感触。
西西_563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方丈:佛家用语,一丈见方之地,指狭小的空间。 2. 寂寥:寂静;无人陪伴。 3. 四邻:周围的邻居,这里可理解为身边的朋友。 4. 前事:以前的事。 5. 浮名:虚浮的功名,指世俗的名利。 6. 道心:追求道德修养的心。 7. 荣落:兴盛与衰败。
西西_563
去完善
赏析
《秋宵书事寄吴凭处士》是一首描绘秋日寂寥心境的诗篇。开篇两句"真性在方丈,寂寥无四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居一隅、内心寂静的环境。紧接着的"秋天月色正,清夜道心真"则通过秋天的月色,表达了诗人心境的澄明与平静。 "大梦观前事,浮名悟此身"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虚名的看破。最后两句"不知庭树意,荣落感何人",则是通过庭树的荣枯变化,感慨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整首诗以秋宵为背景,抒发了诗人的孤独、宁静、超脱的心境以及对生命、对世界的哲思。
西西_563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宵书事寄吴凭处士》是唐代著名诗僧皎然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8世纪左右,正值唐朝盛世,社会繁荣、文化昌盛。 在这段时间里,皎然成为了一名出家人,他通过修行和参禅,感悟到了人生的无常,也对世间的悲欢离合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的作品往往体现出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 在这个时期,唐代的社会风貌开放包容,诗歌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许多文人士大夫热衷于诗歌的创作和交流。而皎然本人也是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受到了当时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赞誉。
西西_563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