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相逢非草草,分袂太匆匆。征裘泪痕浥遍,眸子怯酸风。天际孤帆难驻,柳外香軿望断,云雨各西东。回首重城远,楼观暮烟中。
黯销魂,思陈事,已成空。东郊胜赏,归路骑马踏残红。月下一樽芳酒,凭阑几曲清歌,别后少人同。为问桃花脸,一笑为谁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相逢不是一次偶然,离别却如此匆匆。
离别的时刻充满泪水,因为害怕风吹过,使得眼眶酸涩。
看那孤独的船只消失在远处,而路边的风景,也已消失在了视线里。
回首望去,那个地方已经远离,只剩下烟雾笼罩着那座城楼。
心情沉重,过去的回忆已经开始渐渐消散。
在东边的郊区有美丽的景色,而我骑马归来,踏着那些零落的花瓣。
月下的美酒,窗前的歌曲,然而已经无法与过去的朋友共享了。
试问桃花一般的美女,还会为谁露出笑脸?

去完善
释义
1. 分袂:分别,分手。
2. 征裘:出征时穿的皮衣。
3. 眸子:眼珠子,这里指眼神。
4. 酸风:秋风,古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说法。
5. 孤帆:孤独的船,这里指自己。
6. 香軿:载香的轻便马车。
7. 陈事:过去的事情。
8. 东郊胜赏:东郊的美景。
9. 归路骑马踏残红:在回家的路上骑马踩着落花。
10. 凭阑:靠着栏杆。
11. 桃花脸:形容女子的面容美丽如桃花。

去完善
赏析
《水调歌头》这首词情感丰富、画面生动,展现了一种离愁别绪和追忆的意境。词人用“相逢非草草,分袂太匆匆”开笔,引出短暂的相聚与匆忙的离别。而“征裘泪痕浥遍,眸子怯酸风”则描绘了依依惜别的情景。接下来的“天际孤帆难驻,柳外香軿望断,云雨各西东”更刻画了别离之后的孤独与思念。收尾的“回首重城远,楼观暮烟中”则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下阕中的“黯销魂,思陈事,已成空”又流露出一种难以言状的悲伤。然后以“东郊胜赏,归路骑马踏残红”转入现实情境,用月下一樽芳酒,凭阑几曲清歌传达出对昔日欢聚的怀念。结尾的“为问桃花脸,一笑为谁容”暗示了聚散离合的无常,增加了整首词的层次感。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情景交融的方式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这首词是北宋时期著名词人蔡伸的代表作。它创作于公元1090年左右,这一时期正是北宋政治较为稳定的时期,文化繁荣昌盛。蔡伸在创作这首词时,正值他人生的中年阶段,官场得意,家庭幸福,因而他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情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宋代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崇尚儒家礼教,追求人生的道德境界和精神修养。因此,蔡伸的词中透露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家人团圆、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