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备好了满盘的蘋藻,却找不到可以祭奠的地方,只能听到渔父敲击船舷唱着悠远的歌谣。

去完善
释义
蘋藻:水草名,古人常用作祭品;奠:祭祀;渔父:暗指《楚辞·渔父》中与屈原对话的渔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猿愁鱼踊”渲染出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将读者带入到汨罗江那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场景中。后两句则通过"蘋藻满盘"却"无处奠"的强烈对比,凸显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惆怅。结尾处的"渔父扣舷歌"更增添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整首诗情景交融,既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缅怀,也寄托了作者自身的失意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文学家韩愈被贬谪至南方的时期。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在南下的途中,他途经湘江,感怀屈原忠而被谤、终至投江的遭遇,与自身境遇相契合,遂作此诗。诗人借凭吊屈原抒发自己内心的愤懑与不平,同时也流露出对先贤的追思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