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满江红(寄内)

标题包含
满江红(寄内)
月上西窗,书帏静、灯明又减。水漏涩、铜壶香烬,夜霜如雪。睡眼不曾通夕闭,梦魂争得连宵接。念碧云、川路古来长,无由越。 鸾钗重,青丝滑。罗带缓,小腰怯。伊多感那更,恨离伤别。正是少年佳意气,渐当故里春时节。归去来、莫教子规啼,芳菲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补之(1059年-1113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晁补之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晁端友为进士出身,曾任扬州司户参军。他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查看更多
Kayla会瘦的🔮
去完善

译文
月光洒在西窗上,书房内宁静,灯光渐渐变暗。滴水声缓慢,铜壶里的香已燃尽,夜色中的霜如同白雪。整晚都没有合上眼睛,梦境在夜晚中不停地连接。回想起遥远的山川道路,却无法穿越。 沉重的头饰,滑落的头发,松散的腰带,瘦弱的身体。离别时的怨恨和悲伤。正值青春年华的时候,故乡的春天即将到来。回去吧,不要让子规鸟啼叫,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
Kayla会瘦的🔮
去完善
释义
1. 寄内:表示这首词是写给妻子的。 2. 月上西窗:月亮升到窗户之上,意味着夜深了。 3. 书帏:书斋,读书的地方。 4. 水漏涩:水漏是一种计时工具,这里指时间慢慢流逝。涩,原意指不滑溜,这里指水滴声缓慢。 5. 铜壶香烬:铜壶是古代的一种香炉,香烬指燃烧过的香灰。 6. 睡眼不曾通夕闭:彻夜未眠。 7. 梦魂争得连宵接:梦中的灵魂难以连续地连接在一起,比喻难以入眠或梦境零碎。 8. 念碧云、川路古来长,无由越:想起你所在的地方距离我如此遥远,无法轻易到达。 9. 鸾钗重,青丝滑:鸾钗是妇女的头饰,重是指分量,青丝指头发,滑指头发的顺滑。这两句描绘的是女子的形象。 10. 罗带缓,小腰怯:罗带宽松,小腰显得瘦弱,也是描述女子的体态。 11. 伊多感那更,恨离伤别:意思是女子因离别而伤感。 12. 正是少年佳意气:正值青春年华,意气风发。 13. 渐当故里春时节:逐渐到了故乡的春天。 14. 归去来、莫教子规啼,芳菲歇:回乡去吧,不要听到杜鹃鸟的啼哭,因为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
Kayla会瘦的🔮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思妇情怀的词作。开篇描绘了寂静的夜晚,月亮高悬在窗外,书房里灯火通明,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灯光逐渐暗淡,象征着主人公内心无法排解的寂寞和孤独。随后以“水漏涩”和“铜壶香烬”两句勾勒出夜深人静的气氛,同时又寓示着时光的流逝。接着借“夜霜如雪”表达了主人公的心情愈发沉重,以至于整夜难眠。思念之情如同流水般难以遏制,但身处异地,彼此难以相见,这使主人公愈发感慨万千。 下阕则通过对女性形象的描绘,刻画了主人公所思之人。她与主人公相隔千里,虽无比思念,却也无法相见。一方面希望对方能早日归来,另一方面却又担心时光荏苒,花季已逝,难以承受离别之痛。尾句则以“归去来、莫教子规啼,芳菲歇”结束,既是对对方的叮咛,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主人公深沉而炽热的情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感慨。
Kayla会瘦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江红(寄内)》这首词是宋代文人晁补之所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95年左右,正值北宋晚期,政局不稳,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在这个时期,晁补之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但因为直言不讳而遭到排挤,多次被贬谪。这使得他在官场中郁郁不得志,也让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尽管遭遇挫折,晁补之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在晁补之生活的时代,北宋王朝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忧患。内部,官僚腐败、贫富差距加剧;外部,金国崛起,对北宋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这些时代的背景,无疑给晁补之的人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晁补之创作了这首《满江红(寄内)》,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之情。词中展现了作者在国家动荡、个人命运多舛之际,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面对困境,力求保持道德操守的高尚品质。
Kayla会瘦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