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董逃歌词

标题包含
董逃歌词
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 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 郭景图命尽于园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 早年经历:曹操出生于宦官世家,年轻时以任...查看更多
哆啦艾梦璆璆
去完善

译文
品行完美无瑕,世事却多波折无常。郑康成宴饮时倒地不起,气息断绝;郭景图在园桑中度过余生。
哆啦艾梦璆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德行: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2. 亏缺:缺乏,不足。 3. 变故:意外发生的事情。 4. 常:长久,永恒。 5. 郑康成:东汉末年著名学者,字康成,以儒学著称。 6. 行酒:依次斟酒或敬酒。 7. 伏地:趴在地上。 8. 气绝:断气,死亡。 9. 郭景图:即郭泰,东汉末年著名的文人,字景图。 10. 命尽:生命结束,去世。 11. 园桑:种植桑树的田园。
哆啦艾梦璆璆
去完善
赏析
《董逃歌词》这首诗通过讲述两个历史人物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首句“德行不亏缺,变故自难常”,强调了一个人在道德品行上的完美并不能保证生命的长久,人生的变数随时可能发生。接下来两句“郑康成行酒,伏地气绝;郭景图命尽于园桑”则具体描绘了两位历史人物的悲剧:郑康成,东汉末年著名的儒学家,在一次行酒令时突然倒地身亡;郭景图,三国时期的名将,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而丧命于园桑。这两个人物的遭遇使得诗的主题更加鲜明,使读者不禁为之动容。
哆啦艾梦璆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董逃歌词》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创作于公元192年至208年之间,正值东汉末年的战乱时期。在这个阶段,曹操先后担任了兖州牧、徐州牧、冀州牧等职位,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一方诸侯。 当时,东汉朝廷已经衰败,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导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再加上黄巾起义的爆发,使得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曹操深感责任重大,立志要拯救百姓,平定天下。因此,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对黑暗社会的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渴望。 此外,曹操还以古史人物董逃为比喻,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上的教训,珍惜和平,共同谋求国家的发展。这首诗歌充分体现了曹操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哆啦艾梦璆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