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骑
蕃面将军著鼠裘,酣歌冲雪在边州。
猎过黑山犹走马,寒雕射落不回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外族将军身穿鼠皮袄,在边疆雪地尽情高歌。他们在黑山中狩猎犹如骑马疾驰,不畏严寒,连被射落的寒雕也不曾回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蕃面:指外国人的面孔,这里指的是边疆少数民族的外貌特征。
2. 将军:这里指代边疆守将。
3. 鼠裘:用鼠皮制成的保暖衣物。
4. 酣歌冲雪:形容在风雪交加的环境中尽情歌唱。
5. 边州:边疆地区。
6. 猎过黑山:此处黑山应是古代边疆地区的一处山脉。
7. 寒雕:冬天的雕鹰。
8. 射落不回头:形容箭术高超,一箭射落雕鹰后不再回头观看。

去完善
赏析
《射雕骑》描绘了一幅边疆边陲的画卷。首句以“蕃面将军”为主角,展现出边疆地区的异域风情。这位将军身穿鼠裘,表现出他的勇武和豪放。次句中的“酣歌冲雪”,进一步展现了他豪迈不羁的性格,同时也表现了边疆地区的严寒环境。
第三句中,描述了这位将军在黑山狩猎的场景。他骑马驰骋,展现出边疆生活的艰苦与磨砺。最后一句中的“寒雕射落不回头”,则是对这位将军射雕技艺的高超赞誉。他以高超的箭术征服了寒冷的天空,展现了他的英勇与技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射雕骑》是唐朝诗人马戴的一首描绘边疆战争场景的诗歌。此诗创作于公元848年前后,正值唐末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的特殊时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诗人马戴的人生经历丰富,他曾历任监察御史、州郡刺史等职,但受到政治斗争的影响,多次被贬谪。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深感战乱的残酷和社会动荡带来的苦难,因此在诗歌中表达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战士在严寒中的英勇形象,展现了唐朝士兵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社会的不安定。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