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枕帐依依残梦,斋房匆匆余酲。薄衣团扇绕阶行。曲阑幽树,看得绿成阴。
檐雨为谁凝咽,林花似我飘零。微吟休作断肠声。流莺百啭,解道此时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张床上还留着淡淡的回忆,匆匆忙忙地吃过早餐。薄衣服和团扇绕着台阶行走。在弯曲的栏杆和茂密的树下,看到绿意盎然。
屋檐下的雨滴似乎在为谁而哭泣,林间的鲜花好像也在凋零。低声吟诵时不用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自由的黄莺婉转地歌唱,传递出此刻的情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临江仙:词牌名,源自唐代教坊曲。2. 陈克:字子高,南宋词人。3. 枕帐:枕头和床帐。4. 依依:形容思念之情深切。5. 余酲:酒后困乏的状态。6. 薄衣:单薄的衣物。7. 团扇:古代夏季纳凉的用具,通常绘有图画或文字。8. 曲阑:曲折的栏杆。9. 幽树:茂盛的树木。10. 绿成阴:绿树成荫。11. 檐雨:屋檐滴落的雨水。12. 凝咽:形容雨水下滴的声音。13. 林花:树林中的花朵。14. 飘零:随风飘落,常比喻人生际遇漂泊不定。15. 微吟:轻声细语地吟咏。16. 断肠声:形容悲伤的音乐。17. 流莺:善于鸣叫的黄鹂鸟。18. 解道:解说,表达。

去完善
赏析
《临江仙》是陈克的词牌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夏日景象。首句“枕帐依依残梦,斋房匆匆余酲”描绘了词人从梦中醒来,神思恍惚,在书房里平复心情的情景。接着,“薄衣团扇绕阶行。曲阑幽树,看得绿成阴。”勾勒出词人在庭院中悠然自得地散步的场景。
下阕则笔锋一转,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檐雨为谁凝咽,林花似我飘零。”雨滴檐下如泪珠断线,树木花叶随风飘落,都是难以言喻的生命无常之景。“微吟休作断肠声。流莺百啭,解道此时情。”表达出作者试图以吟咏寄情,但终究难掩心底哀伤。最后一句中的“流莺百啭,解道此时情”,通过婉转的鸟鸣声,展示出自然生命的活力,从而为全词营造出一种既感伤又充满生机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是宋代词人陈克的一首经典之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0世纪至11世纪之交的北宋时期,此时正是中国古典文化发展的鼎盛阶段。
在那个时候,陈克身处繁华的大都市汴京(今河南开封),担任太学博士一职。这个职位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各种优秀的文人墨客,同时也让他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这段时间里,陈克经历了人生的起伏,既有成功也有挫折,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为丰富的体验。
这一时期的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词这种文学形式,在当时非常受欢迎,成为了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陈克在这样的环境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情,创作出了一首又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如《临江仙》等。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