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江仙·再用前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标题包含
临江仙·再用前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他出生于山东历城(今济南)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和胆识。 辛弃疾在青年时期投身抗金事业,曾参与耿京领...查看更多
微姐姐
去完善

译文
钟鼎山林皆是梦境,生活中的荣辱不必惊慌。只需在闲适之处度过平凡的一生。举起酒杯,品尝秋天的甘露;挥动笔墨,书写夜晚的诗篇。 记得那个风雨飘摇的夜晚,你我对着窗外的风雨秉烛夜读,情深意长。试问有谁愿意陪伴着你在远方奔波?那如眉毛般秀丽的山景和明亮的秋水将会伴你左右。
微姐姐
去完善
释义
钟鼎:古代青铜器,此指富贵繁华的生活。 山林:形容隐居田园的生活。 宠辱:受宠与受辱,这里指人生中的得失。 休惊:不要为此而惊讶或焦虑。 闲处:闲暇时。 生:古汉语中“生”字有“生活”之意。 酒杯:此处指喝酒的器皿。 秋吸露:比喻美酒清甜如秋天的露水。 诗句夜裁冰:夜晚创作诗歌,将其比作用冰雪雕砌的艺术品。 小窗:窗户狭小,此处的意思是与家人同处一室共度风雨的夜晚。 灯火:夜间照明的光源,此处指家人温馨的陪伴。 问谁:询问有谁。 千里伴君行:愿意陪您走很远的路程。 晓山:早晨的山景。 眉样翠:形容山的形状如同女子的眉毛一样翠绿。 秋水:形容清澈的水面。 镜般明:形容水面平静如镜子一样明亮。
微姐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临江仙·再用前韵送祐之弟归浮梁》词为辛弃疾写给其弟弟的离别赠言。全词情感深沉真挚,意蕴丰富。上阕通过"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两句,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世纷扰,保持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紧接着“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则描绘了作者醉心诗酒之间的潇洒生活。下阕中“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展示了诗人宽广的心境和深情的友谊,表达出对弟弟的关心与祝福。整首词体现出一种深沉而又洒脱的情感氛围,令人深感感动。
微姐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江仙·再用前韵送祐之弟归浮梁》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送别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05年前后,正值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辛弃疾的人生际遇颇为波折。他曾在金国为官,后毅然弃官南归,立志恢复中原,抗击金兵。然而,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对辛弃疾的壮志抱负并未给予足够的支持,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尽管如此,辛弃疾仍然坚持着抗金复国的理想,渴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国家统一。 在这段时间里,时代背景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南宋与金国之间的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在金国日益强大的背景下,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政治斗争激烈。此外,民族矛盾、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辛弃疾的词作往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通过描绘个人遭遇和抒发感慨,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心声。
微姐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