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柳絮池台淡淡风。碧波花岫小桥通。云连丽宇倚晴空。
芳草绿杨人去住,短墙幽径燕西东。梦条弄蕊得从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杨柳飘絮的小湖边,轻风拂过。波光粼粼的花岛之间有一座小桥相连。天空湛蓝,白云悠悠,显得特别明亮。
绿色的小草,柳树依依,却不见人影;矮墙深处,幽静的小径中,燕子忽东忽西地忙碌着。在这样的环境中,花草树木都能够保持优雅的姿态,从容应对各种自然条件。

去完善
释义
1. 柳絮:指柳树种子上的白色棉絮。
2. 池台:池塘和小亭子,这里指园林景致。
3. 碧波:清澈的水波,此处形容水面的平静。
4. 花岫:盛开的山花,此处的“岫”意为山峦。
5. 云连丽宇:云朵连接着美丽的宫殿,形容天空晴朗。
6. 幽径:僻静的小路。
7. 燕西东:燕子在东西方向飞翔,意指春天来临,燕子自由飞舞。
8. 梦条:即梦中的枝条。
9. 弄蕊:玩弄花朵的花蕊。
10. 从容:自由自在,悠闲自得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浣溪沙》曹组这首词以优美而简洁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首句“柳絮池台淡淡风”描述了春天温和的风吹拂着柳絮的景象,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画面。接下来的“碧波花岫小桥通”进一步描绘了春天波光粼粼的水面、盛开的鲜花和蜿蜒的小桥,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之中。
下阕中,“芳草绿杨人去住,短墙幽径燕西东”则表达了人们在这美丽的春光中忙碌的身影,以及燕子在短墙和幽径之间欢快地穿梭的情景。最后一句“梦条弄蕊得从容”则以轻松的姿态展现了春天里花朵自在绽放的美好瞬间。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感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宋代词人曹组的作品,创作于公元11世纪至12世纪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北宋王朝逐渐走向衰落,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然而文学艺术的繁荣仍在继续。曹组本人虽然并非出身名门望族,但他凭借才华和勤奋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成为了一名宫廷文人。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这首《浣溪沙》正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典型作品,以婉约的词风表现了人生如梦、时光流逝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