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明府寄枇杷叶以诗答
倾筐呈绿叶,重叠色何鲜。讵是秋风里,犹如晓露前。
仙方当见重,消疾本应便。全胜甘蕉赠,空投谢氏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满筐新绿的叶子,层层叠叠的颜色十分鲜艳。这并非在秋风中凋落,而是如同清晨的露水般新鲜。这个药方非常重要,可以很快地消除疾病。比赠给甘蕉的礼物更加完美,让那些感谢的话语都显得多余。

去完善
释义
这首诗的大致含义如下:有人送给我一篮子新鲜的枇杷叶,这些叶子颜色鲜艳,即使在萧瑟的秋天,它们依然显得新鲜如初。枇杷叶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可以治疗许多疾病。这个礼物的价值远超过普通的甘蕉,我非常感激这份心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枇杷叶为题,形象地描绘了枇杷叶的新鲜美丽和药效神奇的特点。首联“倾筐呈绿叶,重叠色何鲜”通过视觉呈现,形象地展现了枇杷叶的外观特征。颔联“讵是秋风里,犹如晓露前”则强调其新鲜如晨露,不仅使读者感受到枇杷叶的美好,更传递出作者对其喜爱之情。
颈联“仙方当见重,消疾本应便”通过对枇杷叶药用价值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理解和对健康的关注。尾联“全胜甘蕉赠,空投谢氏篇”在表达感激之情的同时,亦表明了枇杷叶的药效优于甘蕉的事实,使得全诗意境得以升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卫明府寄枇杷叶以诗答》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如下:
在公元756年左右,司空曙创作了这首诗。当时正值安史之乱期间,社会动荡,百姓疾苦。司空曙作为一名文人士大夫,对社会现状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诗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他在这首诗中写道:“独坐林下兴,青山共长亭。只应黄蘖寺,时有故山青。”表达了他对战乱中的百姓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在这个时期,司空曙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两次被贬,一次是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因安史之乱被贬为阆州录事参军,另一次是在至德二年(757年)被贬为明州刺史。这两次贬谪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不幸,也为他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同时,这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也是司空曙创作这首诗的重要因素。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文人墨客们纷纷拿起笔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忧。司空曙的这首《卫明府寄枇杷叶以诗答》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