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聚蚊谣

标题包含
聚蚊谣
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嘈然歘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 露华滴沥月上天,利觜迎人看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朝彭城人,是唐代中期的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他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刘禹锡在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屯田员外郎等职。...查看更多
Jayhaw_Ching
去完善

译文
等到秋风送爽、晨曦初照之时,你们这些卑微的小东西便会被冻死,甚至成为丹鸟的食物,何其可悲!
Jayhaw_Ching
去完善
释义
清商:指秋天的凉风;丹鸟:传说中的神鸟。
Jayhaw_Ching
去完善
赏析
全诗通过描写蚊群的形象和活动,展现了它们趁暗肆虐、扰人安宁的特点,并借此隐喻现实生活中那些依附权势、兴风作浪的小人。前半部分着力渲染蚊群的嚣张气焰,“声如雷”“若自南山来”等句用夸张手法突出了其声势浩大;后半部分则笔锋一转,点明蚊群虽猖獗一时,但终究难逃消亡的命运。结尾处提到秋风肃杀,蚊虫化为乌有,寓意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表达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寄寓深刻,既批判了丑恶现象,又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Jayhaw_Ching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谪时期。当时朝堂之上小人得志,君子屡遭排挤陷害,诗人借蚊虫之形象暗喻那些趋炎附势、结党营私的小人。夏夜蚊群猖獗,恰如宵小之徒在暗处兴风作浪,令正直之士防不胜防。此诗通过描写蚊虫的嚣张气焰和对它们的痛恨,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同时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Jayhaw_Ching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