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宫
天宝承平奈乐何,华清宫殿郁嵯峨。
朝元阁峻临秦岭,羯鼓楼高俯渭河。
玉树长飘云外曲,霓裳闲舞月中歌。
只今惟有温泉水,呜咽声中感慨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天宝年间享受着太平盛世的乐趣,华清宫巍峨壮丽。
朝元阁坐落在秦岭之上,羯鼓楼俯瞰着渭河。
玉树枝头飘荡着悠扬的旋律,霓裳羽衣在月下翩翩起舞。
如今只剩下温泉水还在流淌,那幽咽的声音勾起人们无尽的感慨。

去完善
释义
1. 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承平:安定,太平。奈乐何:可惜,遗憾。这里指唐朝盛世的光景已成过去。
2. 华清宫: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避寒时居住的地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
3. 嵯峨:形容宫殿高大壮丽。
4. 朝元阁:华清宫内的一座建筑,位于秦岭北麓。
5. 羯鼓楼:一种用于报时的高楼,可以看到远处的渭河。
6. 玉树长飘:形容音乐优美动听。云外曲:远方的乐曲。
7. 霓裳: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宫廷中的一种舞蹈。
8. 温泉水:华清宫内有温泉。
9. 呜咽声:温泉水声,这里暗示着历史的沧桑巨变。

去完善
赏析
《华清宫》是唐代诗人张继所创作的咏史诗。此诗描绘了华清宫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在骊山温泉欢愉的场景,同时以“朝元阁峻临秦岭,羯鼓楼高俯渭河”形容华清宫之宏大气势。然而,这种繁华盛世的景象只是暂时的,最后一切都化作了泡影,只剩下温泉水仍然诉说着曾经的历史故事。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华清宫昔日辉煌和今日衰败的无限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华清宫》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4年,时值唐朝玄宗、肃宗时期。此时的唐朝已经由盛世走向衰落,安史之乱爆发,社会矛盾加剧。
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张继以华清宫为题,描绘了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华清宫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一座著名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曾是唐朝皇帝的避暑胜地。在这里,李隆基与杨贵妃度过了他们的美好时光,但最终也因安史之乱而悲剧收场。
张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体悟。他在诗中借用了“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历史典故,暗示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命运。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繁华落尽的哀叹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