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牡丹)
晓寒慵揭珠帘,牡丹院落花开未。玉栏干畔,柳丝一把,和风半倚。国色微酣,天香乍染,扶春不起。自真妃舞罢,谪仙赋后,繁华梦、如流水。
池馆家家芳事。记当时、买栽无地。争如一朵,幽人独对,水边竹际。把酒花前,剩拚醉了,醒来还醉。怕洛中、春色匆匆,又入杜鹃声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黎明时分寒意略显,慵懒地揭开珠帘,看到牡丹院中的花儿还未盛开。在如玉般优美的栏杆旁,柳枝轻摇,半倚在和煦的微风之中。花瓣略显娇羞,宛如微醺的美人,香气弥漫,给春天带来了勃勃生机。自从杨贵妃舞动过,李白挥毫吟咏过后,盛世繁华如同流水般一去不复返。
在这个家家户户都在举行赏花宴的季节,回忆当年没有地方可以栽种这美丽的牡丹花。现如今,这一朵花儿如同隐士般孤独,静静地在河边和竹林之间绽放。在花朵前痛饮,几乎每次都喝到沉醉,醒后依然带着醉意。担心洛阳的春天如此短暂,又在杜鹃啼血声中结束。

去完善
释义
1. 晓寒慵揭珠帘:“晓寒”指清晨的寒冷,“慵揭珠帘”是指懒洋洋地撩起珍珠帘子。整句意思为:在清晨的寒冷中,我懒洋洋地撩起了珍珠帘子。
2. 牡丹院落花开未:“牡丹院落”指的是种植牡丹的庭院,“花开未”表示花朵还没有盛开。整句意思为:这个种满牡丹的庭院里的花儿还没有完全盛开。
3. 玉栏干畔,柳丝一把,和风半倚:“玉栏干”指玉石栏杆,“柳丝一把”形容柳树嫩绿的新枝,“和风半倚”指轻柔的和风轻轻吹拂。整句意思为:在玉石栏杆旁,有一把嫩绿的柳树枝条在轻柔的和风中轻轻摇曳。
4. 国色微酣,天香乍染,扶春不起:“国色”指牡丹的花容之美,“微酣”指稍微喝了一点酒后的微醺状态,“天香”形容花香浓郁,“扶春不起”表示牡丹花在春天里非常繁茂。整句意思为:牡丹花容之美就像喝了点酒后微醺的样子,花香浓郁,在春天里显得十分繁茂。
5. 自真妃舞罢,谪仙赋后,繁华梦、如流水:“真妃舞罢”指的是杨贵妃舞动的场景已经过去,“谪仙赋后”指的是李白作诗的场景已经成为过去,这两者都代表过去的繁荣。整句意思为:自从杨贵妃舞动的场景和李白作诗的场景成为过去之后,那些曾经的繁华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6. 池馆家家芳事:“池馆”指园林水池边的亭台楼阁,“家家芳事”指家家户户都在养花。整句意思为:在园林水池边的亭台楼阁里,家家户户都在养着美丽的花朵。
7. 争如一朵,幽人独对,水边竹际:“争如”是古文表达方式,意为“怎么比得上”,“幽人”指幽居之人,即隐居的人,“水边竹际”指在水边竹林之中。整句意思为:怎么比得上一个隐逸之人独自面对着一朵牡丹花,欣赏它在水边竹林之中的美景呢?
8. 把酒花前,剩拚醉了,醒来还醉:“把酒花前”指在花前饮酒,“剩拚醉了”表示尽情地喝酒喝到醉,“醒来还醉”指即使醒来了依然沉醉于美好的景色之中。整句意思为:在花前畅饮美酒,尽情地喝酒喝到醉,即使醒来依然沉醉于这美好的景色之中。
9. 怕洛中、春色匆匆,又入杜鹃声里:“怕洛中”指的是担心洛阳的春天景象,“春色匆匆”指春天的美好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又入杜鹃声里”指又来到了杜鹃啼哭的季节。整句意思为:我担心洛阳的春天景象,因为春天的美好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又来到了杜鹃啼哭的季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水龙吟(牡丹)》描绘了牡丹花开的景色和典故。词的上片从“晓寒慵揭珠帘”开始,写清晨带着几分寒意,诗人尚未完全醒来的状态。此时的牡丹院子里的花儿还未开,但已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接下来,诗人通过玉栏杆边的柳丝,描绘出春风拂面的感觉,“国色微酣,天香乍染,扶春不起”则进一步描绘了牡丹初绽的美丽景象。然后,诗人提到了杨贵妃和李白的典故,借以表达富贵荣华如同流水般转瞬即逝的观念。
下片则以“池馆家家芳事”开篇,描述了家家户户种植牡丹的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在购买牡丹时感到的欣喜之情。接下来的“争如一朵,幽人独对,水边竹际”将焦点集中到诗人个人与牡丹的相处上,显示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随后,“把酒花前,剩拚醉了,醒来还醉”反映了诗人在赏牡丹之际,沉浸于酒与花的美好之中的情景。最后,诗人担心洛阳的春天匆匆而过,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惆怅,他感慨繁花落尽的伤感,就像杜鹃啼血的声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龙吟(牡丹)》是南宋词人王沂孙所作,创作于公元1276年前后,正值南宋灭亡前夕,蒙古大军铁蹄南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时期。王沂孙在当时的地位不高,但他却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和同情。
在那个动荡的时期,文人士大夫们多感慨时局无常,王沂孙也不例外。他借助这首咏牡丹的词来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通过赞美牡丹的高洁品格,隐喻士大夫的贞操观念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之心。同时,也传达出他对时光流逝、盛衰无常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水龙吟(牡丹)》是王沂孙在那个特殊历史背景下对生活的感慨之作,也是他对自己社会责任和使命的一种表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