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与君欲赴西楼约。
西楼风急征衫薄。
且莫上兰舟。
怕人青泪流。
临风横玉管。
声散江天满。
一夜旅中愁。
蛩吟不忍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想要和你在西楼相约。
西楼的寒风吹拂着单薄的衣衫。
且不要登上那艘兰舟。
害怕别人看到我流下的青泪。
迎着风轻轻弹奏玉笛。
悠扬的歌声弥漫在江天之间。
一夜的旅舍忧愁。
蟋蟀的鸣叫让人不忍离去。

去完善
释义
1. 菩萨蛮:词牌名,源于唐代教坊曲,以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为代表作品。
2. 辛弃疾:南宋著名文学家,字幼安,号稼轩,以词著称为一代文宗。
3. 西楼:指楼台或楼阁,这里可能指的是离别的地点。
4. 兰舟:指船,这里可能指的是离别的交通工具。
5. 青泪:指泪水,青泪形容泪水的颜色。
6. 玉管:指笛子或其他乐器,这里可能是指词人自己。
7. 蛩吟:指蟋蟀的鸣叫,这里可能指的是夜晚的寂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菩萨蛮》是辛弃疾的一首抒写离愁别绪的诗词。诗中以“与君欲赴西楼约”开篇,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约西楼的愿望,但紧接着又以“西楼风急征衫薄”描绘了风急天寒的景象,暗示了离别的紧迫和心情的沉重。
“且莫上兰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希望他不要踏上离别的船只,以免增加离愁。然而,离愁却如“怕人青泪流”般无法避免,诗人以青泪比喻离愁,形象地展现了离别的痛苦。
“临风横玉管”描绘了诗人临风吹笛的场景,玉管象征着优美的笛音,而“声散江天满”则表达了笛音的悠扬远播,仿佛整个江天的都弥漫着离愁。最后,“一夜旅中愁。蛩吟不忍休”两句,以蟋蟀的鸣叫象征夜夜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离愁的无尽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菩萨蛮》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心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愁的深深感慨。诗中的意象如风急、征衫、兰舟、青泪等,都充满了诗意,使得这首诗词成为了一首抒写离愁别绪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菩萨蛮》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81年至1192年之间,正值辛弃疾被贬为江西铅山县期思渡的农民期间。在这段时间里,辛弃疾远离政治中心,过上了田园生活,这使他有机会深入了解民间疾苦,关注民生问题。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国的侵略和内部矛盾的激化,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辛弃疾作为一位胸怀壮志的爱国将领,曾积极主张抗金北伐,但受到朝廷保守势力的排挤,未能实现抱负。在被贬期间,辛弃疾将满腔忧国忧民之情融入词作之中,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首《菩萨蛮》正是辛弃疾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词中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形象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民族尊严的坚守。同时,通过描绘农村风光和农民生活的艰辛,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