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凤归云·向深秋

标题包含
凤归云·向深秋
向深秋,雨馀爽气肃西郊。陌上夜阑,襟袖起凉飙。天末残星,流电未灭,闪闪隔林梢。又是晓鸡声断,阳乌光动,渐分山路迢迢。 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高。抛掷云泉,狎玩尘土,壮节等闲消。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是北宋著名词人,与苏轼并称为“苏柳”。 柳永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担任过官职。他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擅长诗词创作。然...查看更多
solo爱沉默
去完善

译文
向晚时分,秋雨过后,西郊显得格外清爽。夜色渐浓,路边的行人感受到凉意袭来。天边的一颗残星,如同闪烁的电流,穿越树林,渐行渐远。晨曦中,报晓的鸡鸣逐渐被阳光驱散,沿着蜿蜒的山径,我们即将各奔东西。 奔波忙碌的日子,时光匆匆,追逐那些微不足道的名利,到头来又能留下什么呢?不如抛下这些纷扰,回归自然,珍惜曾经的豪情壮志。幸好还有那浩渺的五湖烟波,一叶扁舟,随风赏月,直到终老。
solo爱沉默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雨馀:雨后。 2. 爽气:清凉的空气。 3. 西郊:城市西边的地方。 4. 夜阑:夜晚。 5. 襟袖:衣襟和衣袖。 6. 凉飙:凉爽的微风。 7. 天末:天的尽头。 8. 残星:残留的星星。 9. 流电:闪电。 10. 林梢:树林的边缘。 11. 晓鸡:报晓的鸡。 12. 阳乌:太阳。 13. 驱驱行役:形容忙碌奔波。 14. 苒苒:缓慢流逝的样子。 15. 蝇头利禄:形容名利渺小。 16. 蜗角功名:比喻微不足道的功名。 17. 云泉:指山水之间的隐居生活。 18. 狎玩:玩弄。 19. 尘土:比喻世俗。 20. 五湖烟浪:泛指江湖风光。
solo爱沉默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作以深秋为背景,描绘了词人在离别时的心情。词人通过描写雨后的西郊、夜阑时的陌上,以及遥远的天际残星,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同时,晓鸡声断、阳乌光动,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展现出词人对世事的感慨。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词人表达了对名利虚妄的看法。他认为追求蝇头小利和蜗角功名到头来都是一场空,不值得为此耗费心力。转而向往抛却世俗纷扰,回归自然的生活,尽情享受五湖烟浪、一船风月的美景,做个逍遥自在的老渔樵。
solo爱沉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凤归云·向深秋》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创作的一首抒怀词。此词约作于公元980年至1050年间,当时正值北宋中期,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文人墨客的风雅韵事更是盛行于世。这首词正是柳永人生际遇的写照,道出了一位饱经风霜的词人在当时社会中的无奈与渴望。 柳永出身书香门第,才华横溢,但在科举道路上屡遭挫折。他的生活一度陷入困顿,为了生计,他开始了游历四方的生活。在这段旅程中,他结识了许多江湖朋友,领略了大自然的壮丽风光,也体味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这些经历使他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辛。 在《凤归云·向深秋》中,柳永以深秋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自己命运多舛的感慨。他用“青楼”、“画阁”等意象描绘了当时的繁华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尘世中的漂泊不定。此外,词中还流露出对知音难觅的惆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凤归云·向深秋》创作于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氛围和文化风尚为柳永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柳永在人生旅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波折,也成为了他抒发情感、展现才情的宝贵源泉。
solo爱沉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