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
年时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飔。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当年这个时候与师师相见,她的脸颊犹如美酒般红晕。稀疏的窗帘微微卷起,灯光洒在室外,露水和烟雾交织在一起,带来一丝凉意。她随意地梳着头发,依偎在人怀中不愿起身,一边流泪一边唱着新的歌词。
谁知美好的时光总是不长久,忧愁的情绪在心中悄然萦绕。想象着她应该是在翩翩起舞,歌声动听,然后又在秋天里感叹时光。只有那画楼和当初的明月还在,两地共同照耀着彼此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年时:往年的时候。
2. 师师:指汴京名妓李师师。
3. 酒红滋:饮酒后脸上的红晕。
4. 疏帘:稀疏的窗帘。
5. 露华:露水。
6. 凉飔:清凉的风。
7. 簪髻乱抛:头发凌乱,簪子脱落。
8. 偎人:依偎着人。
9. 参差:时间错乱,不一致。
10. 愁绪暗萦丝:忧愁的情绪暗自纠缠。
11. 想应:猜想。
12. 嗟咨:叹息。
13. 惟有画楼:只有那画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是北宋诗人秦观所作,描绘了与女子师师相见的美好情景,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诗句中,通过细腻的人物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首句“年时今夜见师师”开门见山,点明了诗的主题。“双颊酒红滋”则描绘了师师迷人的容颜,透露出她娇羞的神情。接下来,诗人以“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飔”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氛围。
接着的诗句“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更是传神地展现了师师的娇柔与深情。她随意地抛洒着簪髻,紧紧依偎着诗人,边流泪边唱起了新词,生动地呈现了她在诗人面前毫不掩饰的感情波动。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佳期谁料久参差”揭示了现实的无常。“愁绪暗萦丝”描述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同时也传达了他对师师的深深挂念。接下来的诗句“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中,诗人想象着师师在歌舞之后,独自对着秋色哀叹,表现了诗人对师师的深切关心。
结尾的“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更是抒发了诗人对师师的思念之情。尽管他们相隔遥远,但曾经的相遇犹如明月一般照亮了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各自的地方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