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荔枝)
霓裳弄月。冰肌不受人间热。分明密露枝枝结。碧树珊瑚,容易与君折。
玉环旧事谁能说。迢迢驿路香风彻。故人莫恨东南别。不寄梅花,千里寄红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衣裳在月光下摇曳。她冰清玉洁的肌肤感觉不到人间的炎热。那娇嫩的露珠仿佛凝结在枝头,如碧绿的树上镶嵌着珊瑚。这样的美景极易打动人心,让人想与之亲近。
这段时光已成了遥远的过去,难以再寻得真相。在那遥远的路途上,只留下一缕缕香风,见证了曾经的辉煌。离别并不令人遗憾,因为那份情谊如同梅花一样美丽,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感受到它那灿烂的生命力,就像飘洒的红雪一样热烈。

去完善
释义
霓裳:指荔枝外壳如霓裳羽衣;
弄月:在月光下显得很好看;
冰肌:形容荔枝果肉晶莹剔透;
人间热:生活中的高温酷热;
分明:清楚地显现;
密露:形容荔枝果实繁多,像满树的露水;
枝枝结:每一根枝条都结满了荔枝果实;
碧树珊瑚:形容荔枝颜色鲜艳;
容易:轻易地、毫不费力;
与君折:送给你;
玉环:杨贵妃小名,代指唐朝华清宫;
旧事:过去的事情;
谁能说:谁还能提及此事;
迢迢:形容路程遥远;
驿路:古代的官道;
香风彻:传递花香之风;
故人:老朋友;
东南别:离别时朝向东南方向;
不寄梅花:不寄送梅花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千里寄红雪:寄送千里之外的荔枝,如同寄送象征友谊的“红雪”。

去完善
赏析
《醉落魄(荔枝)》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荔枝的美味、易得以及与故人的深厚情谊。首句“霓裳弄月”以月亮为背景,形象地展现了荔枝的诱人色彩。接下来的“冰肌不受人间热”和“分明密露枝枝结”描述了荔枝清凉的口感和饱满的形状。
“碧树珊瑚”则将荔枝比喻为碧绿的树上挂满的珊瑚,暗示其鲜美的味道。最后一句“容易与君折”说明了荔枝的易得性,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下阕提及杨贵妃的旧事,让人们想起遥远的路程以及荔枝的香气。紧接着的“故人莫恨东南别”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厚情感。结尾两句“不寄梅花,千里寄红雪”则传达了尽管相距遥远,但心意依旧可以传递的美好愿望。整首词既展现了荔枝之美,又传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落魄(荔枝)》是南宋著名文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咏物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90年前后,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在那个时代,中原地区的战乱使得南北交流受到很大影响,而韩元吉作为一名爱国诗人,对祖国的命运和民族文化的传承非常关心。
在韩元吉的生活历程中,他曾多次出任地方官职,接触了广泛的民间生活。这使他对民间的风俗习惯和民间疾苦有深入的了解,也对民间的文化遗产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而荔枝作为南方特产,在当时北方的文人眼中是一种新鲜而美好的事物,因此成为了韩元吉抒发感慨的对象。
在这首词中,韩元吉通过对荔枝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在提醒人们珍惜这份美好,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国家的热爱。而这种情感,正是那个特殊时期的人们共同的心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