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福昌官舍

标题包含
福昌官舍
小园寒尽雪成泥,堂角方池水接溪。 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耒(1054年-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齐名。 张耒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在13岁时就写出了《函关赋》,受...查看更多
120斤的肥红
去完善

译文
在小园的寒冷已经消失,积雪化作泥土的时候,房屋一角的池塘和溪流相连。 在从梦中醒来时,窗口的残月也已落下,而在黎明前的五点,春天的鸟儿在山谷间欢快地啼鸣。
120斤的肥红
去完善
释义
《福昌官舍》是一首描绘作者在福昌任职时所见所闻的古诗。根据诗句,注释如下: 1. 福昌: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境内; 2. 官舍:官员的住所或办公场所; 3. 小园:指作者所在院落; 4. 寒尽:冬天结束; 5. 雪成泥:指积雪融化后变成泥土; 6. 堂角:院子里的某个角落; 7. 方池:正方形的水池; 8. 水接溪:水池中的水流与旁边的溪流相连; 9. 梦觉:从梦中醒来; 10. 隔窗:隔着窗户; 11. 残月:即将消失的月亮; 12. 五更:凌晨三点至五点; 13. 春鸟:春天的鸟儿; 14. 满山啼:整座山上都是鸟儿的叫声。
120斤的肥红
去完善
赏析
《福昌官舍》是一首描绘春日清晨景象的古诗。诗中,诗人通过对小园、雪、池塘、月光和春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初至、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 首句“小园寒尽雪成泥”,通过描述雪化后的场景,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在这个季节交替的时刻,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春天的气息。 次句“堂角方池水接溪”,则通过描绘池塘与溪流相连的景象,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清澈的溪水,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美好。 接下来的两句“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则是对清晨景象的精彩描绘。当诗人在梦中醒来,看到窗外的残月渐渐消失,听到春鸟在山林间欢快地歌唱,这多么像是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 整首诗语言清新,画面生动,意境优美,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天的美丽景色呈现得淋漓尽致,让人陶醉其中。
120斤的肥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福昌官舍》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张耒创作的一首描绘福昌官舍景色的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85年前后,正值北宋神宗时期。 张耒在这一时期正处于他人生的低谷。他的好友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张耒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河南福昌的通判。在福昌为官期间,张耒深感仕途坎坷,生活艰辛,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珍惜时光,发奋写作。 当时的北宋社会,正处在新旧党争的风口浪尖。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主张变法革新,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则主张保守稳定。张耒虽然是苏轼的门生,但他并未完全偏袒任何一方,而是保持着独立思考的精神,这在当时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综上所述,《福昌官舍》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北宋神宗时期新旧党争的背景下,张耒因其好友苏轼的牵连被贬福昌,虽身处困境,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发奋写作,留下了这首传颂千古的诗篇。
120斤的肥红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