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凤凰台上忆吹箫

标题包含
凤凰台上忆吹箫
才短官慵,命奇人弃,年年故里来还。记往岁、莲塘送我,远赴荆蛮。莫道风情似旧,青镜里、绿鬓新斑。佳人怪,把盏为我,微敛眉山。 从来嗣宗高韵,独见赏,青云敻绝尘间。谩回首、平生醉语,一梦惊残。莫笑移花种柳,应备办、投老同闲。从枯槁,松桧耐得霜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补之(1059年-1113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晁补之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晁端友为进士出身,曾任扬州司户参军。他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查看更多
yuantao0416
去完善

译文
白话文: 才能平庸,命运奇特,使人们抛弃,每年都回到故乡。记得去年在莲塘送我,远离荆蛮之地。不要说感情如旧,镜子里的头发已染上新斑。美人奇怪,为我举杯,微微皱眉。 一直以来,只有嗣宗能理解我的高尚韵味,与世间渐行渐远。回想过去的醉话,仿佛是惊醒的一场大梦。别笑我移植花草,我准备好老了一起过清闲的生活。就算憔悴不堪,松柏依然能够抵挡寒冷的严霜。
yuantao0416
去完善
释义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南宋文学家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词句注释: 1. 才短官慵:形容自己才能不足且懒散的官场生涯。 2. 命奇人弃:命运奇特导致被他人抛弃。 3. 年年故里来还:每年都要回到家乡。 4. 莲塘送我:在莲塘为我送行。 5. 荆蛮:古代对南方地区的称呼,这里指作者被贬谪的地方。 6. 风情似旧:情感依旧。 7. 青镜里、绿鬓新斑: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头发开始变白。 8. 佳人怪,把盏为我,微敛眉山:佳人在喝酒时略皱眉头表示奇怪。 9. 从来嗣宗高韵: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高尚情操。 10. 独见赏,青云敻绝尘间:独自得到赏识,并远离尘世。 11. 平生醉语,一梦惊残:指过去的醉生梦死已经消逝。 12. 莫笑移花种柳:不要嘲笑我栽花种柳的行为。 13. 应备办、投老同闲:应该为晚年准备一份清闲的生活。 14. 从枯槁,松桧耐得霜寒:以松树和桧树能够抵抗寒冷为例,寓意自己也有坚韧的品质。
yuantao0416
去完善
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晁补之所作。上片首句“才短官慵,命奇人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评价:才能有限,仕途不顺,但命运却让他成为一个被遗弃的人。接下来通过回忆过去“年年故里来还”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诗人在描述当年送别场景时,使用了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如“莲塘”、“荆蛮”等,表达了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下片首句“从来嗣宗高韵,独见赏,青云敻绝尘间”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华和品性的自豪,同时也流露出他渴望得到世人认可的愿望。接下来的句子“谩回首、平生醉语,一梦惊残”则揭示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经历的反思,感慨万千。最后,诗人以“莫笑移花种柳,应备办、投老同闲”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希望能够安享晚年。结尾的“从枯槁,松桧耐得霜寒”则寓意了诗人坚韧不屈的品质,体现了他对生活态度的坚定信念。
yuantao0416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晁补之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86年至1117年之间,正值北宋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晁补之经历了人生的高峰和低谷。他早年成名,才华横溢,受到朝廷的器重。然而,由于政治斗争,他被贬谪到地方,度过了一段较为艰难的时日。 在这个时期,北宋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皇帝赵佶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享乐,对朝政不闻不问,导致宦官、权臣把持朝政,民间疾苦无人关心。晁补之虽然身处逆境,但始终关注国家命运,希望有朝一日能重新为国家效力。 在这种背景下,晁补之创作了《凤凰台上忆吹箫》一词。词中以凤凰台为背景,回忆了往昔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在词中,他用“忆吹箫”的典故,暗喻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同时也流露出对失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
yuantao0416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