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雨中游断桥

标题包含
雨中游断桥
野桥丹阁总通烟,春气虚无花影前。北浦问谁芳草后,西泠应有恨情边。看桃子夜论鹦鹉,折柳孤亭忆杜鹃。神女生涯倘是梦,何妨风雨照婵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柳如是,明末清初著名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号河东君,浙江嘉兴人。她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颇富才情。 她的生平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1. 早年在风尘中生活:因家庭困苦,年青的柳如...查看更多
网瘾少女i
去完善

译文
乡村小桥和红色楼阁总是烟雾弥漫,春天里,空气虚无缥缈,花儿在树影间若隐若现。北边的江边有人询问谁在芳草之后,而西边的山脚应该有着无尽的幽怨情感。看那桃花之夜谈论鹦鹉,折柳枝于孤独的凉亭里思念杜鹃。如果那些仙子的生活真的如同梦境一般,那么又何必畏惧风雨,依然照耀着美好的画面。
网瘾少女i
去完善
释义
1. 断桥:在杭州西湖白堤上。传说许仙与白娘子曾在此相会。 2. 野桥:这里指断桥。 3. 丹阁:色彩鲜艳的楼阁。 4. 烟:形容烟雾迷蒙的景象。 5. 春气:春天的气息。 6. 虚无:空虚、模糊。 7. 花影:花的影子。 8. 北浦:北方的水滨。这里可能指杭州的某个地方。 9. 芳草:形容春天绿草繁茂的景象。 10. 西泠:即西泠桥,在杭州西湖附近。 11. 恨情:遗憾的情感。 12. 看桃:观看桃花。 13. 子夜:深夜。 14. 鹦鹉:一种善于模仿人语的鸟。 15. 折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16. 孤亭:孤独的小亭子。 17. 杜鹃:鸟名,叫声悲切,象征着离愁别绪。 18. 神女:神话传说中的女神。这里可能指柳如是自己。 19. 生涯:生活。 20. 倘是梦:可能是梦境的意思。 21. 何妨:为什么不。 22. 风雨:风雨中的景象。 23. 婵娟:美好的女子。
网瘾少女i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雨中游历断桥的诗,诗中融入了西湖的意象和古人的情感,以梦为引,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 “野桥丹阁总通烟”描述了断桥周围烟雾弥漫的景象,凸显出烟雨江南的特点。“春气虚无花影前”则体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暗含作者因现实羁绊而难以触及美好的无奈。 接下来的四句分别表达了离愁别绪、人生哲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北浦问谁芳草后,西泠应有恨情边”既有离别之情,也有思念之意;“看桃子夜论鹦鹉,折柳孤亭忆杜鹃”则借助典故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最后两句“神女生涯倘是梦,何妨风雨照婵娟”可谓画龙点睛之笔,意味着即使生活如梦,也应珍惜当下,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全诗在抒发感伤的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网瘾少女i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中游断桥》是明末清初女诗人柳如是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明朝末年,当时国家动荡,社会矛盾激化。 在这个时期,柳如是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她曾经历过家道中落、沦为歌妓的苦难,后来凭借自己的才情和努力成为了一位名噪一时的女诗人。她的作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和赞誉。 在明朝末年的时代背景下,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战乱频发。这一时期,人们普遍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的迷茫。在这种背景下,柳如是选择了离开繁华的都市,独自一人来到断桥,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在雨中游历断桥时,柳如是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宁静。她用优美的诗句描绘了断桥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感悟。这首诗既是柳如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她对生活态度的体现。
网瘾少女i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