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段古文可以翻译为:“天地之间的英雄气概,在千年之后仍然令人敬畏。这种气概使得国家能够像鼎的三足一样稳固,也让国家的财富像五铢钱一样丰富。能够得到一位宰相的帮助,才能开创一个强大的国家;但生下的儿子却无法继承他的优秀品质。这让人感到悲伤和无奈,就像那曾经的蜀国佳丽,如今却在魏国的宫殿里翩翩起舞。”

去完善
释义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指刘备的英雄气概,即使在千年之后依然让人敬仰。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描述刘备在赤壁之战后,逐渐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统一天下,恢复五铢钱的经济秩序。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赞美诸葛亮治理国家有方,但刘备的儿子却不够贤能。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描绘曾经的蜀国歌舞女子,如今在魏国的宫殿里表演的场景,以此暗示蜀国的覆灭。

去完善
赏析
《蜀先主庙》是一首描绘刘备的诗词,通过赞美其英勇之气,彰显他作为英雄的精神风貌。诗人用“天地英雄气”来形容刘备的英雄气概,即使过了千年,这种气节仍然让人感受到其庄严与崇敬。
接着,诗人提到刘备割据一方、力图恢复汉朝事业的事实,以及他得到诸葛亮辅佐,得以开创蜀汉基业的过程。然而他的儿子阿斗却并未能承袭父亲的英明才智,最终导致蜀汉灭亡。
最后两句则是以讽刺的笔调描述了蜀汉灭亡后的情景:原先蜀汉的歌妓们如今却在魏国的宫殿里表演舞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变化。整首诗充满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诗人独特的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蜀先主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穆宗时期(821-824年),这一时期的刘禹锡因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而被贬谪,流放于南方地区。然而,尽管身处逆境,刘禹锡仍然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之情,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意。
在诗中,刘禹锡通过对蜀汉先主刘备的庙宇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其英勇事迹和崇高品德的赞美。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那个时代战乱不休、国家分裂局面的忧虑,以及对英雄辈出的渴望。这首诗既体现了刘禹锡本人的人格魅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历史发展趋势。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