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
晦夜不生月,琴轩犹为开。墙东隐者在,淇上逸僧来。
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风流高此会,晓景屡裴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昏暗的夜晚,月亮并未升起,但琴轩却仍然开放着。在墙的东边住着一位隐者,他从淇水旁邀请了这位逸僧一同前来。大家共享着清茶和诗篇,享受着这种高尚的风流。天色逐渐明亮,但他们依然留恋于此,不愿离去。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晦夜:指月光暗淡的夜晚。
2. 李侍御萼:唐朝诗人,曾任侍御史。
3. 宅:住宅。
4. 集:集会,聚会。
5. 潘述:唐朝文人,曾任湖州刺史。
6. 汤衡:唐朝文人,曾任祠部员外郎。
7. 海上人:指来自海上的僧人。
8. 茶赋:咏茶的诗文。
9. 琴轩:设有琴的房间。
10. 犹为:仍然,还是。
11. 开:开放,开放的空间。
12. 墙东隐者:代指隐逸的文人墨客。
13. 淇上逸僧:来自淇水的僧人,这里可能指的是隐逸的高僧。
14. 茗爱传花饮:喜欢以花为传送方式喝茶。
15. 诗看卷素裁:欣赏诗句需要反复推敲修改。
16. 高:高雅,高尚。
17. 晓景:早晨的景色。
18. 裴回:流连,徘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是一首描绘品茶聚会的古诗。在月光黯淡的夜晚,诗人与其他文人士大夫相聚于李侍御的府邸,共同品茗赋诗,共享高雅的文化生活。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与隐士、逸僧之间的友谊和对茶道文化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晦夜李侍御萼宅集招潘述、汤衡、海上人饮茶赋》是唐代著名诗僧皎然所创作的一首茶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8世纪中叶,即唐玄宗时期至唐德宗时期之间。
在这个时间段里,唐朝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茶文化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兴起,成为文人墨客交流和品评的对象。
对于诗人皎然而言,他在当时已是名满天下的诗僧,与许多文人士大夫交情深厚。此次在李侍御萼宅的集会,既是文人雅士之间的品茗清谈,也是一次诗歌创作的交流。从诗中可以看出,皎然与其他文人一同欣赏茶汤之美,品鉴茶道之奥,从而流露出对雅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