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湖上西风斜日
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红英。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年年岁岁情。
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迢迢去未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湖边吹拂着西风,夕阳西斜,满池的荷花已经凋谢,红色的莲蓬在风中摇摆。金色的菊花一丛丛地簇拥在一起,如同细腻的珍珠,海鸟告别了它们的巢穴,展翅飞翔,轻盈如羽。这情景年复一年,几乎一成不变。
刚刚酿好的美酒,斟上一杯,高歌几曲,真是动听。不如趁此良辰,同赴一醉;然而时光如水,匆匆流逝,无法挽留。远方的道路漫长无边,我们还在不断前行,没有片刻停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湖上:指西湖。
2. 西风:秋风。
3. 斜日: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
4. 红英:指红色的荷花花瓣。
5. 金菊:金黄色的菊花。
6. 珠颗细:形容菊花瓣上的露珠晶莹剔透。
7. 海燕:一种生活在海边的鸟类,这里用来形容秋天南飞的大雁。
8. 辞巢:离开窝巢。
9. 可奈:无可奈何,无法抗拒。
10. 光阴:时间。
11. 迢迢:形容时间漫长或空间遥远。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季景象的词作,主要描绘了秋天的傍晚,西风拂过湖面,夕阳西下,荷花已经凋谢,菊花却盛开得十分茂盛。此时燕子正准备离开巢穴,飞往更温暖的南方过冬。词人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色,不禁想要举杯痛饮,放声歌唱。然而时光荏苒,青春不再,这令词人感叹不已。整首词以婉约的风格展现了晏殊对秋天特有的情感和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破阵子·湖上西风斜日》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的一首词。此词大约创作于北宋中期,即公元990年至1040年左右。
在那个时候,晏殊经历了从科举及第、入朝为官到升任宰辅的政治生涯。他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他与欧阳修、范仲淹等文学家在文坛上有很高的声誉,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这个时期,北宋王朝的统治者重视文化建设,提倡诗歌唱和,使词这种文学形式得以发扬光大。晏殊的词以其优雅、婉约的风格,描绘了富贵闲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