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再赋)
渺琉璃万顷,冷光射、夕阳洲。见败柳漂枝,残芦泛叶,欲去仍留。罗帱。少年梦里,正窥帘、月浸素肌柔。谁念衰翁自老,断髭冻得成虬。
凝眸。一望绝飞鸥。宇宙正清幽。漫细敲紫砚,轻呵翠管,吟思难抽。飕飕。晚风又起,但时听、碎玉落檐头。多少梅花片脑,醉来误整香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广阔无垠的湖面上,倒映着冷冷的夕阳余晖。柳树残枝漂浮在水面,枯萎的芦苇还在水中若隐若现,有的想离去,却又在流连。这是谁的少年梦,那朦胧的月光洒在那柔美的肌肤上,如在画中游。有谁关心这老年人生的苍老,胡须都已被霜染白如虬龙。
目光所及之处,只有孤飞的鸥鸟。整个世界显得是那样的宁静和幽美。轻轻地研磨紫砚,轻吹翠绿笔管,可诗人的灵感却无法挤出。飕飕的晚风吹来,只听到雪花落在屋檐上的声音。窗外有多少梅花片片飘落,醉眼迷蒙中却误以为是炉烟升腾。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木兰花慢》:词牌名。
2. 再赋:指诗人再次创作同题材的作品。
3. 渺琉璃万顷:形容水面广阔无垠。
4. 冷光射、夕阳洲:夕阳照射在水面上,反射出冰冷的光芒。
5. 败柳漂枝,残芦泛叶:描绘了深秋的景象。
6. 罗帱:丝绸床单。
7. 窥帘:透过窗帘向外看。
8. 月浸素肌柔:月光洒在柔软的肌肤上。
9. 衰翁:年老的人。
10. 断髭冻得成虬:胡须被冻得卷曲。
11. 凝眸:目光凝聚,表示专注地看。
12. 一望绝飞鸥:视野中看不到一只飞起的鸥鸟。
13. 宇宙正清幽:整个世界显得宁静而清新。
14. 漫细敲紫砚,轻呵翠管:指悠闲地研墨写诗。
15. 吟思难抽:难以抽出灵感来写作。
16. 飕飕:象声词,形容风声。
17. 碎玉落檐头:形容雪片飘落的景象。
18. 梅花片脑:形容梅花的花瓣。
19. 误整香篝:误把梅花瓣当作熏香来整理香炉。

去完善
赏析
《木兰花慢(再赋)》赏析:
本词开篇以“渺琉璃万顷”描绘波光粼粼的水面景象,巧妙地将读者带入幽静的意境之中。同时,“冷光射、夕阳洲”则表达出诗人内心的苍凉与感慨。
接下来,“见败柳漂枝,残芦泛叶,欲去仍留”则是通过对“败柳”和“残芦”的描述,寓意着生命的凋零与无奈。然而,正是这种脆弱的生命力,却仍然顽强地存在,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量。
随后,“罗帱。少年梦里,正窥帘、月浸素肌柔”一句则将思绪拉回到过去,回忆青春岁月里那些美好的时光。而此时的诗人已不再年轻,留下的是岁月痕迹和无尽的感慨。
紧接着,“谁念衰翁自老,断髭冻得成虬”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年华已逝的无奈,以及与现实抗争的精神风貌。
下阙中,“凝眸。一望绝飞鸥。宇宙正清幽”,呈现出一幅寂静的风景画面,诗人于此抒发内心独白,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宇宙的赞美。
然后,“漫细敲紫砚,轻呵翠管,吟思难抽”表达了诗人徘徊在诗思中的情绪,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诗人的苦思冥想。
紧接着,“飕飕。晚风又起,但时听、碎玉落檐头”则以自然景象为媒,传达出诗人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所产生的共鸣。
最后,“多少梅花片脑,醉来误整香篝”是诗人借用梅花之景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再赋)》是南宋词人蒋捷的代表作之一。该诗创作于南宋末年至元朝初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山河破碎。
在创作此诗时,蒋捷的人生际遇也十分坎坷。他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少年成名,曾担任翰林院编修等官职。然而,随着金兵南侵,南宋朝廷无力抵抗,国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蒋捷也因此被迫辞官,开始了流亡生活。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他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目睹了人民的苦难,深感世事无常,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在这一时期,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悲凉、绝望的氛围。人们生活在战乱之中,对未来失去了信心,对生活的渴望也日渐消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蒋捷的词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深沉而真挚的情感,婉约而悲凉的笔调,展现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
因此,《木兰花慢(再赋)》这首词,既是蒋捷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描绘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战争的不满,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