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红牙签上群仙格。
翠罗盖底倾城色。
和雨泪阑干。
沈香亭北看。
东风休放去。
怕有流莺诉。
试问赏花人。
晓妆匀未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红牙签上的众仙形象。
翠罗衣下那倾国倾城的美人。
泪水与雨水交织成曲折的线条。
在沈香亭的北边欣赏美景。
东风不要让她离去。
害怕有那鸟儿诉说她的美好。
试问那些欣赏美景的人。
她的早晨妆容是否涂抹均匀。

去完善
释义
1. 红牙签上群仙格:红牙签,指红色的竹签,这里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群仙格,形容女子的美貌如神仙一般。
2. 翠罗盖底倾城色:翠罗,绿色的罗衣;倾城色,形容女子的美貌如同城中的美女。
3. 和雨泪阑干:和雨泪,指泪水;阑干,形容泪水的纵横交错。
4. 沈香亭北看:沈香亭,指沈香亭;北看,指从北面观看。
5. 东风休放去:东风,春天的风;休放去,不要让它离去。
6. 怕有流莺诉:流莺,指春天的鸟儿;诉,诉说。
7. 试问赏花人:赏花人,指欣赏花朵的人;问,询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菩萨蛮》是辛弃疾的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对红颜佳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和对现实生活的忧虑。
诗中以“红牙签上群仙格”来形容红颜佳人,寓意她如神仙般美丽动人。“翠罗盖底倾城色”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美貌,如同盖在身上的翠罗衣,令人陶醉。接下来,“和雨泪阑干”描绘了佳人泪水纵横的情景,显得格外动人。而“沈香亭北看”则暗示了佳人在看着历史的变迁,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最后,“东风休放去”表达了作者对佳人命运的无奈,害怕她被命运所迫,无法摆脱困境。而“怕有流莺诉”则暗示了现实的残酷,担心她会被世俗所困扰,无法过上幸福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红颜佳人为线索,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以其优美的诗句,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菩萨蛮》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81年至1192年之间,正值辛弃疾被贬为江西铅山县期思渡的农民期间。在这段时间里,辛弃疾远离政治中心,过上了田园生活,这使他有机会深入了解民间疾苦,关注民生问题。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国的侵略和内部矛盾的激化,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辛弃疾作为一位胸怀壮志的爱国将领,曾积极主张抗金北伐,但受到朝廷保守势力的排挤,壮志难酬。在这样的背景下,辛弃疾将满腔忧国忧民之情诉诸笔端,创作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词作。
《菩萨蛮》一词,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表达了辛弃疾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这首词既是对辛弃疾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缩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