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梅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梅花独自绽放一生,承载着无数深情的哀愁,以至于形销骨立,如同当年的沈约一般憔悴。试问梅花,你是否懂得这种苦楚呢?

去完善
释义
东阳:指南朝梁沈约曾为东阳太守,因忧愁而形体消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梅花为主题,上片着重刻画梅花清雅脱俗的形象及其所处环境的冷寂氛围。“竹外一枝斜”一句,将梅花比作佳人,赋予其生命和情感,令人顿生怜惜之意。“黄昏院落”几句则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孤独与无助,使其清香显得更加空灵悠远。下片转入虚实结合的梦境描写,“月边疏影”营造出朦胧迷离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跟随作者一同沉浸于梅花的世界。结尾部分借梅喻己,通过“孤芳一世”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全词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既展现了梅花的高洁品格,也寄寓了作者复杂的人生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代,彼时曹组虽才华出众,但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他将自身境遇与寒梅品格相融合,借梅喻己。在天寒地冻、万物凋零之时,梅花独自开放,不施粉黛,以天然姿态示人,恰如词人在困境中坚守本心,不愿随波逐流。此词便是他在这样的境遇下,看到梅花凌寒独放之景,有感而发,寄托自己高洁情操与孤寂心境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