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唉,那些与我志趣相投的几位朋友啊,我们怎能等到年老才不再回归尘世的纷扰呢?

去完善
释义
吾党二三子: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叙述的方式展开,从黄昏入寺写到清晨离去,将一次山间游历的过程娓娓道来。诗文语言质朴自然,毫无雕琢之感,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深邃动人。
前半部分着重描写山寺环境以及作者初到时的感受。“山石荦确”“黄昏到寺”,勾勒出一幅幽僻冷寂的画面,而“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则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恬静。接着,“僧言古壁佛画好”一句,借僧人的指引引入历史文化的氛围,同时用“所见稀”暗示时光流逝带来的模糊与遗憾。
后半部分转向内心的反思与哲理的升华。“夜深静卧百虫绝”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而“清月出岭光入扉”则赋予这一刻诗意的光辉。随着清晨的到来,诗人踏上归途,在“山红涧碧”的美景中进一步体悟生命的真谛。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并呼吁志同道合者共同追求这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
整首诗融景、情、理于一体,既有细腻的描写,又有深刻的思索,体现了韩愈作为一代文豪的独特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石》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是他在公元819年,在江州司马任上所作。这一年对他来说是颇为波折的一年,由于直言劝谏皇帝不宜迎佛骨,触怒了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又转任江州司马。
在这个时期,唐朝历经安史之乱后的帝国江山已经不再那么稳固,社会矛盾、政治斗争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韩愈作为一个官员,虽身处困境却仍保持忠诚正直的品质,这从他谏迎佛骨的举动就可以看出。而他的诗歌创作也体现出他虽感慨世事却仍保持积极态度的精神风貌。
而韩愈的诗风以沉郁顿挫著称,这首《山石》正是这样的代表之一。诗人借山水的描绘来表达他对人生沉浮的感慨以及对世事的态度。全诗看似描写自然的山水景色,实际上包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反思,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对人生命运的独到见解。

去完善